鰲拜不僅在皇太極時期,屢建功勛,在順治帝繼位后,也辦了幾件大事,受到順治帝器重。公元1646年鰲拜出征四川,與在四川的張獻忠大西軍對陣,在南充大破大西軍軍營,斬張獻忠于陣。斬掉敵首,讓鰲拜以首功被順治皇帝超升為二等公,授議政大臣、領侍衛(wèi)內在,擢領侍衛(wèi)內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教習武進士。從這以后,鰲拜開始參議清廷大政。順治帝駕崩前,擬旨讓鰲拜同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共同輔佐當時僅為八歲的玄燁登基,號稱四大輔政大臣。
帝王年幼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xiàn)大臣專權擅政的情況。但當時鰲拜的勢力,可以說是四大輔政大臣中最弱的一個。誰上位,也不該是他的情況下,他卻偏偏成了擅權之人,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兒呢?
四大輔政大臣中,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生性庸懦,蘇克薩哈因是多爾袞舊部,被其它輔政大臣排擠。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本為地位最弱的鰲拜,抓住機會,迅速聚攏自己的勢力,曾了一個大權臣。當時孝莊為了制衡鰲拜,還讓康熙娶了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后。
鰲拜勢力越大之后,極為驕橫,甚至到了后來,將康熙這個皇帝也不放在眼里。多次罔顧康熙的旨意,殘殺朝廷重臣。他先后殺死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臨與輔政大臣蘇克薩哈等政敵。
在他的鐵血殘殺下,朝中人人自危,驚恐不已。而清圣祖康熙帝當時雖然年輕,但從小受帝王教育長大,如何能放任鰲拜繼續(xù)如此。于是下定決心,要將鰲拜鏟除。鰲拜勢力強大,又跋扈成性,自然不是康熙帝想殺就殺的,因此還要做足準備,等待時機。
康熙帝暗中挑選了一批勇猛有力的少年,天天在宮中練習布庫,就是摔跤,是滿洲的一種角力游戲。在鰲拜上朝時,也并不避諱。久而久之,鰲拜就放松了警惕,將這看作是小孩子玩的游戲,不以為意。鰲拜大權在握慣了,又從來不將康熙這個“弱帝”看在眼里,因此他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滅亡。
康熙是一個很能忍的帝王,十歲時就和鰲拜對上,但卻一直沒有漏出自己的獠牙。他一步步培養(yǎng)自己的刀劍,并將鰲拜的親信逐步調離京師。等一切準備妥當了,年幼的獅子,漏出了自己鋒利的獠牙,準備開始品嘗自己的第一頓大餐。
他單獨召見鰲拜,在鰲拜毫無防備時,在一旁練習摔跤的布庫少年,突然將他擒下。
康熙當堂宣布鰲拜的三十條罪狀,而后又念在鰲拜為國家建功無數,因此免于死刑,只做監(jiān)禁。鰲拜被監(jiān)禁后,一干黨羽或被殺死,或被革職,在沒有引起動蕩的情況下,康熙將鰲拜的勢力除的干干凈凈。而鰲拜在被囚后不久,就死于禁所,其子納穆福后獲釋。
鰲拜的人生可以分割為兩個部分,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后半生則操握權柄、結黨營私,最終觸怒統(tǒng)治者,死于非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