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的思想準備不充分。變法是一場涉及不同階級、不同階層利益的社會變革。要變法就必須喚醒各階層人士,動員起浩浩蕩蕩的變法大軍,但是戊戌變法的思想準備卻不充分,整個社會沒有形成一股強大的革新思潮。
1、他們實行變法的目的是為了救助那些生活不好的人民,拯救被不斷侵略的國家。但是他們卻缺乏戊戌變法對于實際考慮,太過于執(zhí)著于自己的理論、樂觀地估計了戊戌變法的形勢和變法的難易程度。他們對未來世界有著的過于虛假的狂熱幻想。
2、太過于急功近利、注重一些形式,輕實質的效果。他們等人在戊戌變法過程中的非理性行為,滯后了變法的進行,他們把戊戌變法看得過于簡單。他們認為三年就可以實現(xiàn)民族獨立。
3、老一派人的反對,他們雖然認識到中國滿族傳統(tǒng)政治權威對現(xiàn)實的消極影響,但同時他們自身還殘存的權威意識和奴才意識也對自己的成果質疑。
4、他們不認可工商行業(yè),而且缺乏經驗。他們本來就政治上的新人,自然在戊戌變法中本身就缺少經驗,他們雖然名義上想進行經濟上的改革,想要促進當時國內一些工業(yè)的發(fā)展,而且鼓勵大家都參與進來,也強調獎勵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維護工商人士的利益。
然而,在戊戌變法具體措施方面,卻是十分抵制商業(yè)行為的,禁止貿易在前門大街進行,甚至禁止商店掛幌子,否則將受到重罰,這些讓他們的戊戌變法更加注定失敗。
戊戌變法啟示一:在戊戌變法這場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中資產階級第一次登上政治舞臺,主導了這一變法行動。由于資產階級本身缺乏必要的反帝反封建運動的革命徹底性,只能是寄希望于改良。
并且在這場戊戌變法中將成功的所有希望都寄托于沒有實權的光緒皇帝身上,將成功的砝碼放在了袁世凱的身上,脫離了廣大的群眾,這是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告訴后來人要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綱領一定要依靠群眾,而不是腐敗的政府和官僚。
戊戌變法啟示二:當時中國的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是非常強大的,帝國主義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出現(xiàn),那樣會損害他們的利益,而封建勢力則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也不希望改革成功。在當時的中國想要通過戊戌變法的方式獲得改革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因為無論是帝國主義還是封建勢力都會阻止改革的進行。
戊戌變法啟示三:當時的中國已經淪為了半殖民度半封建社會,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想要使得中國強大起來,面臨著反帝反封建運動的雙重任務,必須通過暴力革命的形式才能取得勝利。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