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將藍玉第一天被庭審,第二天就被處死,牽扯一萬五千多人,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藍玉在明朝初年,是一位著名的將領(lǐng),功勞非常的大,陪朱元璋征戰(zhàn)全國。華北到大漠,到西南,到西北,可以說全國范圍內(nèi),都有他的足跡。在他的帶領(lǐng)下,明軍可以說是戰(zhàn)無不勝,所向披靡,同時他本尊也取得了許多戰(zhàn)功。但是人都說物極必反啊,在洪武二十六年這一年的二月初八,有一位錦衣衛(wèi)指揮使叫做蔣瓛,他干了一件事,告發(fā)藍玉謀反。朱元璋反應(yīng)也很快啊,馬上就拿下了藍玉,而且還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廷審了他。藍玉對于“謀反”的罪名,當然是持否認態(tài)度的,而且還說出了一些人的名字,說這些人可以為我作證,我并沒有謀反。但是,讓人意外的是,這些人最后被視為藍玉的同伙,而且還受到了牽連。
當時有一位吏部尚書,叫做詹徽,他感覺牽扯的人那是越來越多,就向藍玉喊話,“藍玉,你要實話說,不能亂咬人?!彼{玉聽了之后,認為這個尚書態(tài)度太差了,也是怒不可遏,就說,詹徽就是我的同黨!朱元璋一聽,立馬拿下了詹徽,詹徽被打入大牢。但是朱元璋也并不是因為藍玉一句話才要干掉詹徽,因為之前就已經(jīng)對詹徽不滿意了,藍玉的這句話只不過為朱元璋找了一個機會而已。第二天,他被滿門抄斬。而且在他家還搜出來了他和其他官員大量的來往信件。之后,朱元璋下圣旨一道,只要信件中提到的人的名字,全部打入大牢。之后,就進行了一番審訊,根據(jù)一些人的口供,在全國范圍內(nèi)進行抓捕,三個月時間內(nèi),誅殺藍玉同黨15000多人,包括一公爵,兩伯爵,十三侯爵。
之后,又寫了一本《逆臣錄》,記錄了幾千人的口供,但是卻沒有主犯藍玉的口供。很大的可能是藍玉本人死不招供。藍玉第一天被庭審,第二天就被處死,這速度實在是非常的快。洪武二十一年,他擔任大將軍一職,一共任職四年時間,在四年時間內(nèi),他可以說是東征西討,不斷的為大明做貢獻,如果這個時候想要謀反,那時機再好不過了。首先就是手下的人都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大家都愿意為他出生入死。然后就是地理位置很好,在西部邊陲,或者是塞外,非常有利于發(fā)動政變。但是他卻根本就沒有這樣做,又怎么會在回到京城之后,選擇造反呢?所以,這其實是一場冤案而已,藍玉最后是被朱元璋所冤殺的。
有人認為,藍玉之死,和他個人的言行舉止有關(guān),和他的性格有關(guān)。他在作戰(zhàn)方面非常的厲害,建過很多奇功,但是就性格這塊來說,他比較的驕橫,不怎么懂得收斂,下屬則狐假虎威,肆意妄為。這些也是他被殺的原因之一吧。但是話又說會來,人無完人,金無赤足,誰能沒些缺點呢?那就看朱元璋的態(tài)度了。他能忍耐下,一切都好說,他要是不能忍,那神仙也救不了你。然后還有馮勝,傅友德這些人,沒有什么大的問題,最后還是被朱元璋所殺害了。
在藍玉案發(fā)生的前一年的八月,朱元璋就有打算要干掉藍玉了。在那年的八月,他干掉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藍玉的親家,名字叫做葉升。原因是因為這個葉升和十二年前的4大案其一的胡惟庸案有牽連。六月份,川西地區(qū)的叛亂被平定,大明內(nèi)部可以說是安定了下來。在內(nèi)憂外患這一系列問題解決之后,藍玉也就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了。如果以藍玉為主導(dǎo),捏造一個他造反的事情,再牽連一些其他大明將領(lǐng),就可以清楚掉這些人,為之后政治的穩(wěn)定性做鋪墊。起先,為了解決相權(quán)和皇權(quán)的矛盾,干掉了胡惟庸,廢除了丞相制度。之后,大將的權(quán)利越來越大,為了集中皇權(quán),又干掉了眾位大將,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統(tǒng)治而已。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