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nèi)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寫方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堂教學設計方案篇一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珍稀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jīng)歷,體現(xiàn)了國家對保護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語言簡潔,條理清晰,內(nèi)容豐富,在樸實的說明中注入濃濃的情趣。
本課內(nèi)容學生比較感興趣,特別是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結(jié)合多媒體的展示更直觀地讓學生對麋鹿與普通鹿的外形有深入的了解,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教學中引領學生用解說詞的形式將書上的語言內(nèi)化成自己的語言,從而促進學生對關鍵詞句的真切感悟。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理清課文層次。
3、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用解說詞的形式介紹麋鹿。
教學重點:
了解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介紹麋鹿。
教學準備:
多媒體。
1.談話: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曾經(jīng)在課本上學過的珍稀動物嗎?(學生回答)
出示:金絲猴、羚羊、大熊貓、小熊貓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來認識另一種珍稀動物,它就是麋鹿,和老師一起來寫課題。(提醒“鹿”的筆順)
1.由課題預測課文的內(nèi)容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詞的音,讀通句子。
3.交流檢查:
出示:麋鹿:俗稱“四不像”,曾是姜子牙的坐騎,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喜歡生活在氣候溫和,林茂草豐的沼澤環(huán)境中,自然繁殖率很低。麋鹿在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出現(xiàn)由來已久,曾在漢朝時銷聲匿跡,直至有人在北京南郊發(fā)現(xiàn),后慘遭厄運,或遭殺戮或顛沛流離,幸英國貝福特公爵的私人別墅烏邦寺動物園18頭麋鹿生長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頭麋鹿回歸故土,種群發(fā)展到近千頭,悄無聲息地生活在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qū)。
(1)指名讀,正音。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指導書寫:沛、殖、涉。
4.理清課文脈絡: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主要介紹麋鹿的哪些方面?(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珍稀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jīng)歷。)
5.驗證預測
過渡:想對麋鹿有更深的了解嗎?讓我們一起走近麋鹿。
1、默讀第2-4自然段,用橫線劃出麋鹿外形特點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描寫麋鹿生活習性的句子。
2、交流
(一)、麋鹿外形特點
(1)出示麋鹿圖
提問:你們認識它嗎?你認為它長得怎么樣?你從哪兒看出奇特來的?(四不像)
(2)演示對比驗證“四不像”
(3)它的外形的奇特還表現(xiàn)在哪?
(出示)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長尾巴、寬大的蹄子、毛隨著季節(jié)變顏色
(4)提問:
雄性麋鹿和雌性麋鹿一樣嗎?()
(5)總結(jié):齊讀麋鹿外形特點的語句。
(二)、麋鹿的生活習性:
過渡:除了寫麋鹿外形的奇特外,還有它的生活習性也與眾不同?
(1)指名說:
“麋鹿也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它們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潛游和覓食……”、“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
(2)補充課外的資料: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歡以嫩草和水生植物為食。
(3)齊讀。
3.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朗讀。
4.休會說明文運用說明方法的好處
這是一篇說明文,作者在介紹麋鹿外形、生活習性的奇特時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列數(shù)字、作比較)
找出相關的語句,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5.遷移練說:
設計情境:
同學們我們來到了一片林草豐茂之地,看一大群麋鹿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們的身邊出現(xiàn)了一批游客,他們對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不了解,你們能不能當一回熱心的小導游給他們介紹一下?
自由練說,上臺展示。(結(jié)合)
1. 介紹其他的珍稀動物(出示)
2.齊讀警語
3.聽錄音、激趣
這里到底是哪兒?曾經(jīng)是麋鹿的棲息地,為何它還要適應這里的環(huán)境呢?到底在麋鹿身上有怎樣的傳奇經(jīng)歷,讓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走近麋鹿,揭開謎團。
實踐活動:開展“我了解的國家級保護動物”主題活動,自行選定動物,將自己搜集到的素材,從獨特的外形、生活習性等方面加以整理,制作成卡片,張貼在班級展板上。
課堂教學設計方案篇二1、在感知幾個幾的基礎上學習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乘法算式。
2、在與加法的比較中體會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寫比較簡便。
3、初步應用乘法概念觀察生活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多媒體課件、卡片、實物等
師:今天我們一起到動物學校去參觀。(大門上寫著一些加法算式)
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
口算后觀察這些加法算式,提出:誰能把這些算式分成兩類?
1、觀察感知。
(出示主題圖)師:兔子有幾只?雞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2+2=6 4+4+4+4=12)這兩個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操作感知。
每堆擺2個圓片,擺4堆。擺了幾個2?求一共擺了幾個圓片,用加法怎樣列式?
每堆擺4個圓片,擺2堆。擺了幾個4?怎樣列式求擺了多少個圓片?
3、對比感知。
出示花片圖,提問:一共擺了多少個花片?你是怎樣看圖的?用加法怎樣列式?是幾個幾?這兩道加法算式的得數(shù)相同嗎?
1、乘法的讀寫及各部分名稱。
師:(出示電腦圖片)一共有多少臺電腦?你是怎么知道的?(2+2+2+2=8)
講述:求4個2是多少,還可以用一種新的運算方法——乘法來計算。(板書:乘法)
讓學生自學課本,了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及乘法算式的讀寫法。
2、感知乘法的簡便。
出示電腦8個2,100個2,讓學生列式,比較:列加法算式和列乘法算式,哪種寫法簡便?
指導看跳繩圖,讓學生獨立列式。
1、拍手游戲。
先讓學生聽老師拍手,說出是幾個幾,并列出乘法算式;再讓一名學生拍手,其余同學說一說;最后讓同桌游戲。
2、溝通聯(lián)系。
聯(lián)系剛才的擺一擺、試一試、主題圖以及復習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溝通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lián)系。
3、“想想做做” 第1題。
提問:一共有幾個2枝?1束花有幾朵?一共有幾個5朵?讓學生獨立列式。
4、解決問題。
師:在我們?nèi)粘I罘N經(jīng)常會碰到這種可以用乘法計算的問題。請大家想一想,說給大家聽一聽。
(略)
課堂教學設計方案篇三【課 題】:積累運用一2
【課 型】:復習積累
【主 備 人】:杜建民
【教 學 目 標 】:
1.通過查閱家鄉(xiāng)的風景或名勝的有關資料,培養(yǎng)查閱資料的能力。
2.在做小道有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愛家鄉(xiāng)、愛自然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和組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說話順序、說出事物特點的能力。
【重 難 點關 鍵】:
重點:培養(yǎng)學生說話按順序、說出特點的能力。
難道:培養(yǎng)查閱資料的能力。
關鍵:培養(yǎng)學生 的合作能力。
【教 具 準 備 】:
圖片 投影儀
【教 學 內(nèi) 容 】:
展示課前搜集的有關家鄉(xiāng)風景、名勝的資料。
小組交流,豐富學會上讀家鄉(xiāng)的了解,為學會上的口語交流做鋪墊。
1.我們家鄉(xiāng)有不少優(yōu)美的風景、名勝,我們能給前來參觀的游客當一回導游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做小小導游員,向游人們介紹家鄉(xiāng)的風景和名勝。
2.怎樣才能當好這個導游員呢?讀讀要求,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投影出示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3.交流,弄清楚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1)大大方方,用普通話;-
(2)按照游覽的順序,把風景或名勝講清楚,講出特點。
(3)講出感情。
(4)耐心解答聽著的問題。
1.小組內(nèi)介紹:向友人介紹家鄉(xiāng)的什么風景、名勝。注意說出名勝的特點,可以把你搜集的有關資料展示給大家看。
2.全班交流:推薦一到兩名同學當小導游。全班同學當游客。
3.情景模擬: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景點,選擇喜歡的導游員,組成旅游團,進行“游覽”。
【教 學 反 思 】:
【課 型】:復習積累
【主 備 人】:杜建民
【教 學 目 標 】:
1.通過查閱家鄉(xiāng)的風景或名勝的有關資料,培養(yǎng)查閱資料的能力。
2.在做小道有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愛家鄉(xiāng)、愛自然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和組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說話順序、說出事物特點的能力。
【重 難 點關 鍵】:
重點:培養(yǎng)學生說話按順序、說出特點的能力。
難道:培養(yǎng)查閱資料的能力。
關鍵:培養(yǎng)學生 的合作能力。
【教 具 準 備 】:
圖片 投影儀
【教 學 內(nèi) 容 】:
展示課前搜集的有關家鄉(xiāng)風景、名勝的資料。
小組交流,豐富學會上讀家鄉(xiāng)的了解,為學會上的口語交流做鋪墊。
1.我們家鄉(xiāng)有不少優(yōu)美的風景、名勝,我們能給前來參觀的游客當一回導游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做小小導游員,向游人們介紹家鄉(xiāng)的風景和名勝。
2.怎樣才能當好這個導游員呢?讀讀要求,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投影出示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3.交流,弄清楚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1)大大方方,用普通話;-
(2)按照游覽的順序,把風景或名勝講清楚,講出特點。
(3)講出感情。
(4)耐心解答聽著的問題。
1.小組內(nèi)介紹:向友人介紹家鄉(xiāng)的什么風景、名勝。注意說出名勝的特點,可以把你搜集的有關資料展示給大家看。
2.全班交流:推薦一到兩名同學當小導游。全班同學當游客。
3.情景模擬: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景點,選擇喜歡的導游員,組成旅游團,進行“游覽”。
課堂教學設計方案篇四1、集體背誦。
2、蘇詞背景介紹。(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詞風)蘇東坡是北宋詞壇的大革新家,他作詞時,正當柳詞風靡一時之際,他有志于改變《花間》以來柔媚的詞風。宋神宗熙寧八年,東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歸途中與同官梅戶曹會獵于鐵溝,寫下了這首出獵詞。他因自己的詞有別于柳七郎風味而頗為得意。曾致書鮮于子駿表達自己的這種自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shù)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jié),頗壯觀也。
3、補充注釋與典故分析:
⑴太守:即蘇東坡,作者自稱。寫本詞時,作者任密州知州。
⑵孫郎:即孫權?!度龂尽侵尽份d: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于廢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
⑶遣馮唐:漢文帝時云中太守魏尚抗擊匈奴有功,但因報功不實,獲罪削職。后來文帝聽了馮唐的話,派馮唐持節(jié)去赦免魏尚,仍叫他當云中太守。這里東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邊任,到邊疆抗敵。
⑷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這里指代西夏軍隊。
4、內(nèi)容與形象分析:
⑴由典故運用,我們可以看出,詞人蘇軾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明確:雄心勃勃、英武豪邁、挽弓勁射、保家衛(wèi)國、征戰(zhàn)沙場的英雄形象。
⑵再來分析詞的內(nèi)容,看作者是怎樣塑造這個英雄形象的。
明確:
在這首詞中,上闋寫出獵,下闋寫請戰(zhàn),場面熱烈,情豪志壯,大有橫槊賦詩的氣概,把詞中歷來香艷軟媚的兒女情,換成了報國立叻、剛強壯武的英雄氣了。
上闋: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獵圖,勾畫出一個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獵而報知人民跟隨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須傾城,其狂二也;獵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孫郎,其狂四也。
下闋: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個豪放不羈的個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壯志:鬢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節(jié)云中,此豪二也;會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5、以本詞為例,概括豪放詞風格。
(課后記:學習這首詞,不能撇開詞本身去分析豪放派的特點,而要緊緊圍繞詞,讓學生從詞出發(fā),去體會,去感悟。)
6、聯(lián)系學習《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
1、熟背二詞。(讓學生再體會、感悟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不同詞風。)
2、根據(jù)《浣溪沙》《江城子》的句數(shù)、字數(shù)、調(diào)數(shù),任選其中一個詞牌試著填詞一首。
這一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走近宋詞,初步接觸風格迥異的宋詞兩大流派,對詩詞的意境、形象、風格的分析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大家下去以后廣泛閱讀,深入思考,認真分析,對中國文學史上的兩座豐碑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聯(lián)系辛棄疾的生平、思想、風格自學《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課后記:訓練1要求全體學生必須做到;訓練2只要求有能力有興趣者完成即可。)
課堂教學設計方案篇五《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渾激越的鼓點敲出的優(yōu)美豪放的詩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熱情頌歌。作者通過一群樸實得像紅高粱一樣的茂騰騰陜北后生在黃土高原上展現(xiàn)的壯闊、雄渾、激越、豪放的腰鼓場面的描寫,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古老淳樸的民間文藝風情,顯示了生命的活躍和強盛。抒發(fā)了中華民族掙脫了束縛與羈絆、閉塞與保守后的歡樂和痛快、思索和追求。
文章語言如詩如畫,極富音樂美。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統(tǒng)一。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xiàn)內(nèi)容,顯得鏗鏘激昂,同時還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nèi)部、句與句、段與段間的排比,交錯出現(xiàn),一個接一個,使內(nèi)容表達得更加熱烈、更激蕩,充分表現(xiàn)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1、整體感知,發(fā)表見解。
2、品味排比句式、氣勢與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鏗鏘有力,富有節(jié)奏的語言。
本文既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形象,又用更多的筆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借助文字描繪再現(xiàn)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nèi)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是教學重點。
安塞腰鼓是產(chǎn)生于北方黃土高原上的一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對于生活在南方或現(xiàn)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松多了。
1、朗讀(設計說明:通過讀能感受到語言的節(jié)奏、氣勢與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動。)
2、揣摩(設計說明:對描繪形象、揭示內(nèi)涵的關鍵語句,應當仔細揣摩品味。)
3、遷移練習(設計說明:模仿課文大量使用排比增強文章氣勢的寫作方法。)
1、腰鼓的表演片段;
2、課文朗讀錄音。
1、掌握生字詞;
2、搜集安塞腰鼓的有關知識及作者的情況。
(多媒體播放腰鼓的表演片段)同學們,欣賞了這幅精彩的表演場面,你的心中必然會有所觸動,那么請用語言描繪一下這場表演。(交流評議)如此驚心動魄的場面要形象地描繪出來,確實有困難。不妨讓我們一同欣賞劉成章是怎么把安塞腰鼓寫得有聲有色有氣勢,竟至于使我們?nèi)绨V如醉。
1、聽課文錄音:
提問:這是……的安塞腰鼓,用文中的詞句來回答。
說明:如“亢奮”、“豪邁”、“驚心動魄”、“震撼”、“火烈”等等。
2、自由大聲地朗讀:
找出描寫“腰鼓”部分。
1、理請結(jié)構(gòu)(師生齊讀)
說明: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止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四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四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上的核心句。
2、內(nèi)容賞析:
⑴ 布置分組朗讀,分組尋找“好一個安塞腰鼓”中的“好”體現(xiàn)在哪兒?請用“好在……,你看(聽)……”句式敘述。如:
① 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場面。你看,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② 好在鼓聲的巨大力量。你聽,百十個腰鼓發(fā)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
③ 好在有茂騰騰的擊鼓后生。你看,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
④ 好在變幻的舞姿。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栗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嘆為觀止。
⑵ 提問:這樣“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聯(lián)想到什么?
關于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種見解:
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這股力量,有西北漢子熱情奔放的腰鼓表現(xiàn)出來;表現(xiàn)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貧瘠的黃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物質(zhì)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壓抑、羈絆。安塞腰鼓表現(xiàn)了掙脫、沖破、撞開這一切因襲重負的力量;
歌頌陽剛之美,一群茂騰騰的后生,他們釋放出那么奇?zhèn)グ蹴绲哪芰?,表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美;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xiàn)。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不必患得患失。
(此題有一定的難度,無須面面俱到,只要有所體會、領悟即可。)
3、品味語言:
⑴ 學生尋找自己認為寫得精彩的地方,朗讀三次。請用“我喜歡 句子,因為 ”的句式進行評點。
(教師提示:可以從用詞、句式、修辭等角度入手)
教師舉例:我喜歡“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句子,因為反義詞用得好,在強烈的對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⑵ 學生間互相交流。
⑶ 教師作適當?shù)臍w納:
句式上:作者多用簡潔有力、脆生響亮的短句。如:“一群茂騰騰的后生”,簡潔地表現(xiàn)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忘情了,沒命了”,有力地表現(xiàn)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修辭上: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nèi)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不僅交錯出現(xiàn),而且一連許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連用三個排比句,猶如江河一瀉千里,不可遏止。許多排比對偶工整,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火花一樣,是閃爍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一段,氣勢昂揚,還有排比層層遞進,如:“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等,排山倒海般讓人透不過氣來。排比句的大量使用,使語句汪洋恣肆,表現(xiàn)出安塞腰鼓氣吞山河的場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小結(jié):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造成了一種快速躍動的節(jié)奏,熾熱灼人的氛圍,排山倒海般的氣勢,恰與作者所要歌之頌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輔相契。
4、配樂朗讀,體會情感,品味語言。
1、積累詞語,收集文中好字好詞。
2、背誦你認為精彩的語句,并摘抄筆記本上。
3、模仿課文的排比句,仿寫句子。
課堂教學設計方案篇六本課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小英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為4段(1:2-4;5-6;7)。課文以小英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小英的神態(tài)與動作。因此,知道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內(nèi)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9個二類字。理解生詞意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生字卡、圖片。
2課時
第一課時
【目的要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一、導入揭題
1、我們鼓掌時發(fā)出的聲音叫什么?(板:掌聲)
2、我們常常會在什么情況下聽到掌聲?
3、預習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寫誰為誰鼓掌?為什么事鼓掌?
二、初讀課文
1、師范讀。
2、生自讀課后生字詞。
3、師出示詞語,檢查認讀情況:
班里愿意投向調(diào)來情況持久講述交談
珍惜慢吞吞困境殘疾猶豫驟然鞠躬舞蹈
理解:
持久:保持的時間長。
困境:捆那的處境。
猶豫:拿不定注意。
驟然:突然。
4、讀課文。
5、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6、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①寫小英因患有殘疾而憂郁、自卑。
②老師由于不了解情況而讓小英上臺演講,小英在同學們的掌聲中上臺演講,獲得成功。
③同學們的掌聲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氣,不再憂郁了。
④點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聲。
7、每組各讀一段。
三、書寫生字
1、師指導寫“班”“境”“愿”。
2、生習字,師巡視指導。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