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竇太后其實大家這知道這個人的,她這個人雖然看起來很和藹吧,但是自己心里面卻是有另外一些想法的,就好比她非常的不喜歡自己的大兒子漢景帝,而是非常的喜歡梁王劉武,都是自己的兒子,怎么就一個喜歡一個不喜歡呢?下面就著這個我們繼續(xù)揭秘看看吧,感興趣的別錯過了!
封建社會里中國婦女地位低下,但在歷史上濃墨重彩的婦女可不少,竇太后就是成功逆襲的婦女。
她不僅從普通的農(nóng)家女變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一度還左右漢景帝的心情。
竇太后與漢文帝劉恒生了三個兒女:長公主,景帝和梁王。
竇太后似乎更偏愛小兒子梁王,一度曾熱衷慫恿景帝把帝位傳給梁王,有書君現(xiàn)在就把這其中的來龍去脈說道說道。
1.梁王是個有城府的幺兒
中國歷來有“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的習俗,從本質上講,竇太后也有普通母親的天性,梁王是老幺,當然從心里就更喜歡梁王一些。
按照漢朝制度,皇子成年后就得去自己的封地生活。
竇太后的三個兒女,只有梁王長期不在京城,父母對于孩子更多的時候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竇太后也不例外,長公主和景帝在身邊,當然想見就能看見,可梁王一年才能見一次,皇帝不召見的時候也許一年也難得見上一面,偏愛梁王也在情理之中。
梁王是個極有城府的人,他在竇太后面前總是表現(xiàn)得忠厚老實溫和有禮,并且極盡孝心。
回到京城就天天噓寒問暖,陪伴聊天。
與日理萬機的景帝相比,竇太后當然覺得梁王更有孝心,于是對他更加寵愛,賞賜更多的財物表達母愛。
梁王用這些錢財在自己的封地上大興土木,還將自己封地的面積不斷擴大,出行的規(guī)格也比肩景帝,珍寶財富比京師還多,這樣也為他的野心提供了物質基礎。
2.景帝在家宴上酒后許諾傳皇位給梁王
封建社會一向以孝治天下,經(jīng)常舉行家宴。
一次劉氏和竇氏的家宴上,景帝喝酒喝高了,又看到氣氛那么好。
特別是看到母親竇太后對坐在身邊的弟弟梁王心疼的樣子,漢景帝非但沒有吃醋,反而想逗母親開心,竟然舉杯對弟弟梁王說,等他百年之后要把皇位傳給他。
竇太后一聽當然喜不自勝,于是就有了這份心事。
哪知太后的侄子竇嬰馬上站出來說道:
“漢法規(guī)定,帝位傳給長子、長孫,現(xiàn)在陛下怎可傳給弟弟,擅自搞亂高皇帝的規(guī)定呢!”
這一番話驚醒了景帝,景帝馬上改口:酒言戲言不作數(shù)。
由此竇太后恨死竇嬰,找機會懲治了竇嬰,由此愛的太平就更傾向梁王。
3.竇太后認為梁王當皇帝自己實惠更大
竇太后是在后宮斗爭中成長起來的,對皇位繼承人之間的殘忍爭奪更是深有體會,她當然知道誰當皇帝她實惠更多的道理。
太子劉榮的母親因為得罪了竇太后和長公主,他的太子之位被廢。
當時景帝的其他兒子年紀都比較小。
竇太后信奉“國有長君,社稷之福”,認為劉武要比景帝那些年幼的兒子更加有利于江山社稷。
于是竇太后便對景帝說:“我聽說殷商的制度親其兄弟,周朝的制度尊其祖先,其道理是一樣的。百年之后,我把梁王托付給你。”
其意非常明顯,要求景帝立梁王,遭到了袁盎等大臣的反對。
后來梁王派人殺了袁盎,從此以后竇太后雖然仍然寵愛梁王,但沒再提傳位之事了。
景帝雖然沒有得到母親的寵愛,但他繼承了文帝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政策,重視“以德化民”。
使得漢朝的物質基礎大大增強,是中華文明邁入帝國時代后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經(jīng)濟文化飛速發(fā)展的一個偉大時代,同時也是為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堅實物質基礎的養(yǎng)精蓄銳時期。
想了解更多歷史故事內(nèi)容解讀,請關注更三高考平臺。以上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絡,僅供查閱參考之用。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