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蜀漢這個地方勢力大家也知道的這個地方的人也真的是非常有特色的,因為他們都話說是要匡扶漢室了,直到最后雖然理想沒有實現吧,但是目標卻是非常的遠大的,那么蜀國的后期的姜維想必大家也知道的真的是厲害了,但是最后這個人還是死了,而且是自殺殉國的,但是最后他的結局竟然是被人剖腹取膽了,那么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感興趣的網友也別錯過了!
263年8月,曹魏發(fā)兵18萬進攻蜀漢,蜀漢大將軍姜維在沓中被鄧艾擊潰后,和前來救援的廖化、董厥、張翼等人退守劍閣關。鐘會的十多萬人馬進攻一個多月毫無結果,意欲退兵。不料鄧艾偷渡陰平,在綿竹擊敗了諸葛瞻,劉禪投降。
不久劉禪的詔書傳來,要求姜維投降曹魏。姜維和眾將士感到悲憤不已,紛紛拔出寶劍劈砍石頭,發(fā)泄怒火。在經過一番思考后,姜維向鐘會投降。264年元宵節(jié)剛過,鐘會和姜維在成都密謀叛亂,但被衛(wèi)瓘識破,曹魏士兵發(fā)生火拼,鐘會、姜維死于亂軍之中。而姜維則被憤怒的曹魏士兵剖腹取膽,碎尸萬段,可見曹魏士兵對姜維恨之入骨。為何曹魏士兵如此痛恨姜維呢?
一、姜維是“曹魏”叛徒,并多次北伐曹魏,造成大量曹魏士兵死傷。
姜維本是天水郡冀縣人,姜氏是當地望族,228年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俘。之后,姜維受到諸葛亮和劉禪的重用,從俘虜一路做到了蜀漢大將軍,成為蜀漢后期的棟梁之才。諸葛亮死后,姜維秉承丞相遺志,多次北伐,給曹魏造成了極大困擾。特別是狄道一戰(zhàn),姜維大破雍州刺史王經,曹魏士兵死傷數萬人之多。
姜維的叛國行為為曹魏士兵不齒,而且姜維多次北伐,造成曹魏軍民死傷無數,所以曹魏士兵對姜維早已恨之入骨,人人得而誅之。
二、姜維是謀害鄧艾的主謀之一。
蜀漢滅亡,鄧艾是頭功,但鄧艾的下場卻是被下獄收監(jiān),鄧艾所部許多士兵因此受到牽連。他們認為,是姜維和鐘會兩人合謀陷害了鄧艾,所以借此機會為鄧艾伸冤報仇。雖然史書上并沒有明確記載姜維是否參與謀害鄧艾,但鐘會應該和姜維商議過此事,而且得到了姜維的支持。
三、姜維挑撥鐘會叛亂,借刀殺人,意欲光復蜀漢。
投降后的姜維得到了鐘會的厚待,兩人“出則同輿,坐則同席”,而且稱姜維的才能與夏侯玄和諸葛誕不分伯仲。姜維看出鐘會的野心不小,于是便想利用鐘會的野心來光復蜀漢。姜維的計劃是借鐘會之手誅殺曹魏骨干將領,然后伺機殺掉鐘會,坑殺曹魏士兵。所以他給劉禪寫了一封密書“愿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p>
263年冬,姜維隨鐘會一同進入成都,將鄧艾收監(jiān)。此時鐘會已經得意忘形,自以為扳倒了鄧艾,就沒有人能夠制衡他了。264年正月,司馬昭寫信給鐘會,說賈充將帶兵數萬下漢中,自己將屯兵十萬于長安。鐘會一看,司馬昭要來收拾他了,于是計劃立即謀反。姜維建議鐘會擇日召集軍中牙門騎都以上軍官、護軍、郡守和蜀漢舊官,將他們牢牢控制,并用親信接替他們的位置,再將不配合的士兵予以坑殺。
正月十六,鐘會按照姜維的計劃將上述官員牢牢控制,但許多士兵則歸鄉(xiāng)心切,不想為鐘會賣命,鐘會便挖好了大坑,做好了坑殺準備。但消息走漏,引起了巨大騷動,姜維建議鐘會盡快殺掉牙門騎都以上的軍官,以絕后患,但鐘會遲疑不決。十八日,士兵發(fā)生變亂,矛頭直指鐘會姜維。鐘會死于亂軍之中。姜維在徒手殺掉5、6名敵兵后被亂刀砍翻在地,憤怒的曹魏士兵想看看姜維到底有多大的膽子,于是剖開了姜維的腹部,其“膽如升大”。隨后,將姜維的家屬一并虐殺。姜維的計劃就此破滅。
這場變亂持續(xù)了數日,成都遭到洗劫,張翼、關彝(關羽之孫)、劉璿(劉禪太子)等人死于亂軍之中,劉禪的后宮、宮女被曹魏軍官玷污。而鄧艾也在綿竹被衛(wèi)瓘滅口。這個故事被羅貫中演繹成“一計害三賢”。
想了解更多歷史故事內容解讀,請關注更三高考平臺。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查閱參考之用。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