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戰(zhàn)爭中韓信于垓下大敗項羽,十面埋伏之下,項羽拼死逃到烏江邊,看著身邊的江東子弟兵十不存一,遂自刎于烏江邊上,最終劉邦獲得了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從而建立的大漢王朝。其實因為功高震主等各方面因素,君主誅殺功臣的事情并不少見,為了自己王朝的穩(wěn)定以及后代能順利繼承皇位,許多曾經(jīng)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都會被清洗。就像韓信和英布,最后都被劉邦所殺,但是樊噲一直對劉邦都是忠心耿耿,而且后來還是劉邦的親戚,那么為何劉邦臨死前,還準備殺掉樊噲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樊噲和劉邦一樣是沛縣人,出身低微,曾經(jīng)以屠狗為業(yè),當時和劉邦關系就很好,后來追隨劉邦起義反秦。當年鴻門宴之上,劉邦身處險境,是樊噲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一直用自己的身體護著劉邦,最終劉邦才得以逃生。樊噲可以說是劉邦手下最為勇猛的一員武將,而且還對其忠心耿耿。而且樊噲和劉邦還有一層親戚關系,劉邦的老婆呂雉,其妹就嫁給了樊噲,既是朋友還親上加親,使得劉一度邦非常信任樊噲。
然后這樣一個對自己忠心耿耿又勇猛無匹還和自己關系匪淺的大將,劉邦為何臨時之時卻放心不下,還要下令將其斬殺呢?
晚年的劉邦有一位寵姬名叫戚夫人,當時劉邦對她寵愛有加,做什么事情都要帶著她,時間一久,劉邦的原配呂雉看到這種情況十分嫉妒,但是呂雉選擇了暫時隱忍。后來隨著劉邦的寵愛日漸加深,戚夫人開始開始有了別樣的想法,她不甘心自己只是一個妃子,她想取代呂雉的位置成為皇后,并且想讓劉邦廢掉現(xiàn)在的太子,讓他的兒子劉如意當太子,劉邦禁不住戚夫人的枕邊風,竟然真的開始在朝堂商議此事,但是遭到了滿朝文武的反對,因此就擱置下來了。
要知道呂雉可不是什么善茬,戚夫人受寵也就算了,竟然還敢覬覦皇后和太子的位置,讓呂雉對其十分仇恨,于是呂雉沒有選擇繼續(xù)隱忍,而是利用自己皇后的身份和多年經(jīng)營的人脈開始了反擊。
此時的劉邦已經(jīng)年事已高,他知道自己死后,戚夫人肯定不是呂雉的對手,而且下場肯定極為凄慘。于是他便決定剪除呂雉的羽翼,首當其中的就是她的妹夫樊噲了。因為劉邦知道,自己要是不死,樊噲肯定忠于自己,自己若是死了,樊噲幫的肯定是呂雉。劉邦為了戚夫人和她的兒子,便狠心命令陳平前往軍中誅殺樊噲。
但是陳平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如果現(xiàn)在按照劉邦的命令殺掉樊噲之后,勢必得罪呂雉,劉邦死后自己肯定會被秋后算賬,但是眼下劉邦的命令又不能不執(zhí)行。于是他只是抓住了樊噲,打算押入京城讓劉邦自己處理。結果還在半路上,劉邦去世的消息就傳來了,樊噲立馬就被釋放了。
想了解更多歷史故事內(nèi)容解讀,請關注更三高考平臺。以上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絡,僅供查閱參考之用。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