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腐敗是當今的一個世界性問題,也是由來已久的歷史問題。所謂貪官,亦即利用手中的“公權(quán)力”攫取私利。史學界曾認為,在貴族制被官僚制逐步取代而有了“官場”概念后,貪官便開始粉墨登場了。
第一個因貪腐被查處的丞相
據(jù)北宋真宗時編修的《冊府元龜》上的記載,從封建社會第一個朝代秦朝算起,到唐末五代時止,被查處和揭發(fā)的貪官是460名。而且,《冊府元龜》所記被查處官員的級別相對來說都比較高,如“宰輔部”中記載,五代之前被查處和揭發(fā)的丞相級貪官,共計29名。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中國封建時代第一個因貪腐被查處的丞相,是漢武帝當皇帝時任用的第二個丞相李蔡。當時皇帝賜給他墓地20畝,可他倒賣地皮,多貪占(史稱“盜取”)了三頃,賣了40余萬錢,被揭發(fā)后畏罪自殺。
其實李蔡還是一個很不錯的官員,比起唐代的宰相李林甫、楊國忠等貪官要清廉多了。李蔡是西漢名將李廣的堂兄弟,戰(zhàn)功顯赫,政績斐然,當時口碑不錯,僅因一時貪念壞了一世名聲,實在遺憾。
第一個因貪腐被杖斃的貪官
唐以后的宋代,中國官場上的貪官大幅增加。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官員待遇相對較高、也是官最好當?shù)囊粋€朝代,但“高薪”并未能養(yǎng)廉,反而造成嚴重的官場腐敗,貪官冗官太多。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宋朝在初期很重視反腐,宋朝被處死的第一個貪官是商河縣令李瑤,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即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四月?!端问贰ぬ姹炯o》記載,李瑤因貪污被“杖死”。
雖然開國皇帝趙匡胤對腐敗官員毫不手軟,但在其主政時發(fā)生的影響比較大的貪污案仍有30多起。
宋代中期,貪污之風蔓延。中國歷史上著名清官包拯對當時的官場腐敗看得很透徹,其在《包孝肅奏議·選舉》“請先用舉到官”篇中是這樣說的:“幅員至廣,官吏至眾,黷貨暴政十有六七”。包拯的意思是,當時宋代官場上不腐敗的官員僅是少數(shù)。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到了宋代后期,官場更加糟糕透頂。當時的官場上“廉吏十一,貪吏十九”,即90%的官員都是貪官,屁股不干凈。趙佶(宋徽宗)當皇帝時,官場幾乎全爛掉了。當時朝政為利益集團所控制,出現(xiàn)了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李彥、朱勔、楊戩、高俅等大貪官?!端螘嫺濉ば谭ā分蟹Q,這一時期的官場“貨賂公行,莫之能禁”。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