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主題概述。
詩作中詩人選取了楊花、子規(guī)、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編織出一個朦朧的夢境,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聽說友人被貶時的惆悵與同情,并給予友人關切與安慰。
2.品析“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一句。
這句是景物描寫,楊花飄落、子規(guī)啼鳴,點明時令。景物獨取漂泊不定的楊花和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guī),既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切合當時情事,又融情于景,表現(xiàn)出詩人對好友的關切和同情。
3.請賞析“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這兩句詩緊承上文,集中抒發(fā)了詩人對好友被貶的同情和掛念。詩人發(fā)揮想象,把明月想象成寄托“愁心”的載體。
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明月成為自己的化身,伴隨著不幸的友人一起到邊遠荒涼的地方去,生動形象地表達出詩人真摯而強烈的感情。
1.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的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名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詩中借景抒情蘊含飄零之感.離別之恨.遷謫之遠的詩句是: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3.詩中將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離愁的詩句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4.詩中寫景兼點時令,含有漂泊之感、離別之恨的句子: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而“ 聞道龍標過五溪”一句寫聞訊,暗含悲痛之意,表現(xiàn)旅途艱難。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