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一起來看看蘇萊曼大帝,公元1520年到1566年在位,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同時也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歷史上最為杰出的皇帝。在他統(tǒng)治時期,奧斯曼土耳其的國力達到了極盛,在伊斯蘭教的歷史上,蘇萊曼與波斯薩法維帝國的阿巴斯大帝以及莫臥兒王朝的阿克巴大帝齊名。
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提到,在拜占庭滅亡之后,匈牙利成為阻擋奧斯曼土耳其進軍歐洲的主要力量,雅諾什·匈雅提解圍貝爾格萊德而成為了匈牙利的民族英雄。
然到了蘇萊曼大帝手里,貝爾格萊德在1521年被輕松拿下,隨即1522年羅德島的醫(yī)院騎士團遭到重創(chuàng),逃離至馬耳他。
1526年,再次進軍匈牙利,在莫哈奇一戰(zhàn)中,匈牙利國王路易二世戰(zhàn)死,匈牙利從此一蹶不振。
據(jù)說,這一次進軍匈牙利,是因為為了對付神圣羅馬帝國查理五世,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母親露易絲給蘇萊曼的建議(下面我們會提到)。
隨后,查理五世調(diào)動哈布斯堡王朝軍隊與蘇萊曼對匈牙利展開爭奪。蘇萊曼大帝一度在1529年兵臨維也納。
他們之間的爭奪,造成了匈牙利歷史上的三分黑暗時期:西北邊境歸哈布斯堡王朝,稱“皇家匈牙利”;東北山區(qū)、克羅埃西亞、中南部歸土耳其所有;東部出現(xiàn)了特蘭西瓦尼亞公國,后來也成了土耳其的附庸。
1547年,查理五世與蘇萊曼達成協(xié)議,查理五世每年以3萬杜卡特金幣換和平,在蘇萊曼面前,只能稱西班牙國王,不能稱神圣羅馬帝國愷撒,意味著蘇萊曼才是至高無上的愷撒。
查理五世(1500-1558在位),在前幾天文章中提到過,出身太好,既是西班牙雙王的外孫、又是哈布斯堡王朝馬克西米利安和勃艮第大膽查理女兒瑪麗的孫子,所以他既是西班牙國王,又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
查理五世與法國的弗朗索瓦一世(1494-1547在位)為了爭奪意大利和勃艮第前后打了四次戰(zhàn)爭,處于上風!
意大利帕維亞戰(zhàn)爭中,弗朗索瓦一世戰(zhàn)敗被俘,前后被查理五世折騰夠嗆(當然,后來弗朗索瓦一世還是被釋放了)。這就是上面講到的露易絲說服蘇萊曼攻打匈牙利以牽制查理五世的背景。
所以,當時的政治聯(lián)盟是這樣的,法國聯(lián)合土耳其,英國和神圣羅馬(主要是西班牙)結(jié)盟。
1544年,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一世簽訂“克列比條約”,法國放棄意大利,查理不再要求勃艮第。
英國的亨利八世(1509-1547在位)最著名的事情就是因為與西班牙的凱瑟琳離婚事件(前面的文章中提到),而與羅馬教皇鬧翻。
他與查理五世倒是一向交好,雖有小摩擦,但基本不傷和氣,但他與法國弗朗索瓦一世之間卻也是戰(zhàn)爭不斷。
這四位同時期的君王,弗朗索瓦一世和亨利八世在同年去世,查理五世多活了11年,而蘇萊曼大帝將近20年后才駕崩。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