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偶題
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只看云斷成飛雨,不道云從底處來。
擘開蒼峽吼奔雷,萬斛飛泉涌出來。斷梗枯槎無泊處,一川寒碧自縈回。
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隨處弄潺湲。[4]
注釋譯文
【注釋】
①幅巾:古代貧賤男子以整幅絹裹頭的頭巾?!稏|觀漢紀(jì)鮑永仁》:“更始役,永與馮欽共罷兵,幅巾而居。”崔嵬:山高大不平,這里指山。
②不道:猶不知。李白《幽州胡馬客歌》:“雖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钡滋帲汉翁?。
③擘開:沖開。
④斷??蓍叮簹堉萑~。
⑤縈回:徘徊蕩漾。
⑥筇: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唐李咸用《苔》:“每憶東行徑,移筇獨(dú)自還?!?br>【譯文】
其一:門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團(tuán)團(tuán)的綠紫相間,高聳的山峰終日云遮霧繞像戴著頭巾。人們只知道雨是從云的縫隙里落下,哪里想到云卻是從地下升上天的呢。(意似指莫輕視微不足道的事物)
其二:沖破峽谷若雷霆在滾動(dòng),無數(shù)的瀑布噴涌而出。斷枝枯草沒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隨著寒冷的碧水獨(dú)自流浪。(意似嘆世態(tài)炎涼)
其三:隨著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頭,到了溪流的出水處卻迷惑了。才相信真的源頭是找不到的,還是柱著手杖欣賞隨遇的潺潺美泉吧。(意似寓隨遇而安,珍視眼前)[4]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