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簡介
《圍爐夜話》,清朝作家王永彬的作品,成書于咸豐年間。該書與明朝洪應明《菜根譚》、陸紹珩《醉古堂劍掃》一起并稱“處世三大奇書”。主題為“安身立命”,而后從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事、持身立業(yè)、讀書立志、安貧樂道、濟世助人、持家教子、忠孝節(jié)義、為官執(zhí)政等十多處來細講人生哲理,作者自號“識字農(nóng)人”。
《圍爐夜話》一書由221條語錄組成,王永彬于清朝咸豐甲寅二月,在一經(jīng)堂將書籍寫出并出版。
《圍爐夜話》語錄精選
【《圍爐夜話》語錄1】
教子弟于幼時,便當有正大光明氣象;檢身心于平日,不可無憂勤惕厲工夫。
【翻譯】
教導子弟要從幼時開始,培養(yǎng)他們凡事應有正直、寬大、無所隱藏的氣概。
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不能沒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砥礪的修養(yǎng)。
【《圍爐夜話》語錄2】
與朋友交游,須將他好處留心學來,方能受益。
對圣賢言語,必要我平時照樣行去,才算讀書。
【翻譯】
和朋友交往共游,必須仔細觀察他的優(yōu)點和長處,用心地學習,才能領受到朋友的益處。
對于古圣先賢所留下的言論,一定要在平常生活中依循作到,才算是真正體味到了書中的教誨。
【《圍爐夜話》語錄3】
處事要代人作想,讀書須切己用功。
【翻譯】
處理事情的時候,要多替別人著想,看看是否會因自己的方便而使別人不方便。
讀書卻必須自己切實地用功,因為學問是自己的,別人不能代替。
【《圍爐夜話》語錄4】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無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終身可行也。
【翻譯】
一個信字,是吾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一個人如果失去信用,任何人都不會接受他,所以人不可沒有信用。
一個恕字,是與別人交往的重要品德。因為恕即是推己及人,因此不會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于己于人皆為有益,所以值得終生奉行。
【《圍爐夜話》語錄5】
一言足以召大禍,故古人守口如瓶,唯恐其覆墜也。
一行足以玷終身,故古人飾躬若壁,唯恐有瑕疵也。
【翻譯】
一句話就可以招來大禍,所以古人言談十分謹慎,以免招來殺身毀家之災。
一件錯事足以使一生清白受到污辱,所以古人守身如玉,唯恐作錯事而使自己終身抱憾。
【《圍爐夜話》語錄6】
顏子之不校,孟子之自反,是賢人處橫逆之方。
子貢之無諂,子思之坐弦,是賢人守貧窮之法。
【翻譯】
遇到有人冒犯,顏淵不與人計較,孟子則自我反省,這是君子遭橫逆時的自處之道。
貧*時,子貢不去阿諛富者,子思則依然彈琴自娛,這是君子處貧窮中的自守之法。
【《圍爐夜話》語錄7】
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運不及我,則可以自足矣。
常思某人德業(yè)勝于我,某人學問勝于我,則可以自漸矣。
【翻譯】
常想到有些人的環(huán)境不如自己,有些人的命運也不如自己,就應該知足。
常想到某人的品德比自己高尚,某人的學問也比自己淵博,就應該慚愧。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