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譬如有人,因其饑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冢ㄠ另Γ允肿源?,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自捐棄,設(shè)知半餅?zāi)艹渥阏撸瑧?yīng)先食之?!?br>
譯文
比如說有一個人,因為他肚子餓的緣故,買了七塊餅吃。當吃到六塊半餅時停止了,就覺得已經(jīng)吃飽。他責怪自己有病,用手打了自己,卻說:“我現(xiàn)在飽了,是因為吃了這半個餅,前面的六個餅都白白浪費了!假如知道這半個餅?zāi)艹燥?,就?yīng)該先吃的。
原典
譬如有人,因其饑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冖伲ㄠ另#?,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②自捐棄,設(shè)知半餅?zāi)艹渥阏?,?yīng)先食之?!?br>世間之人,亦復(fù)如是。從本以來,常無有樂,然其癡倒,橫生樂想。如彼癡人於半番餅生於飽想。世人無知,以富貴為樂。夫富貴者,求時甚苦,既獲得已,守護亦苦,后還失之,憂念復(fù)苦。於三時中,都無有樂,猶如衣食,遮故名樂,於辛苦中,橫生樂想。諸佛說言:「三界無安,皆是大苦?!狗卜虻够螅瑱M生樂想。
注釋
1.恚悔(嗔恙【chēn yàng】):恚,忿怒而懊悔 ;責怪自己有病
2.唐:空,徒然
3.故:原因
4.已:停止,完畢
5.嗔恙:責怪自己有病
6.設(shè):假如,如果
7.譬:假如
8.足:吃飽
9.便:就
10.是:這(是)
11.今:現(xiàn)在
12.已:停止
13.捐棄:浪費
14.設(shè):假如
啟示
諷刺了那種鉆牛角尖,遇事不分析前因后果,徒生苦惱的糊涂蟲(愚蠢的人),也諷刺了不注重過程的人。其實,這半塊餅如同世間的榮華富貴,是不實在的。偏偏世人執(zhí)假為真,汲汲營求名利財富,到頭來卻是一場游戲一場空。肚子飽,是累積之前的六塊餅,他卻以為,是吃了后面這半塊餅才飽,這是對世間顛倒的想法,也是不明因果的想法。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