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離婁上第二十一章
孟子曰:「有不虞之譽(yù),有求全之毀?!?br>離婁上第二十二章
孟子曰:「人之易①其言也,無責(zé)②耳矣?!?br>離婁上第二十三章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br>離婁上第二十四章
樂正子從于子敖之齊①。樂正子見孟子。孟子曰:「子亦來見我乎?」曰:「先生何為出此言也?」曰:「子來幾日矣?」曰:「昔者②?!乖唬骸肝粽邉t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曰:「舍館③未定?!乖唬骸缸勇勚采狃^定,然后求見長者乎?」曰:「克有罪?!?br>離婁上第二十五章
孟子謂樂正子曰:「子之從于子敖來,徒哺啜也。我不意子學(xué)古之道,而以哺啜也?!?br>離婁上第二十六章
孟子曰:「不孝有三①,無后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br>離婁上第二十七章
孟子曰:「仁之實(shí),事親是也。義之實(shí),從兄是也。智之實(shí),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shí),節(jié)文①斯二者是也。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②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br>離婁上第二十八章
孟子曰:「天下大悅而將歸己,視天下悅而歸己,猶草芥也,惟舜為然。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舜盡事親之道,而瞽瞍豫瞽瞍豫;瞽瞍豫而天下化,瞽瞍豫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此之謂大孝?!筟1]
譯文
21
孟子說:“有意想不到的贊譽(yù),也有苛求完美的誹謗。”
22
孟子說:“一個(gè)人出言很輕率,這是因?yàn)樗槐刎?fù)說話的責(zé)任?!?br>23
孟子說:“人們的毛病在于喜歡充當(dāng)他人的老師?!?br>24樂正子跟隨王子敖來到齊國。
樂正子去見孟子。孟子說:“你是來見我的嗎?”
樂正子說:“先生為什么說這樣的話呢?”
孟子說:“你來了有幾天了?”
樂正子說:“昨天到的?!?br>孟子說:“既是昨天,那么我說這樣的話,不應(yīng)該嗎?”
樂正子說:“因?yàn)橹白√帥]有安定下來?!?br>孟子說:“你聽說過,住所安定了然后才去拜見長者的嗎?”
樂正子說:“我錯(cuò)了?!?br>25
孟子對(duì)樂正子說:“你這次跟隨王子敖前來,只是為了吃吃喝喝。我不希望你學(xué)習(xí)古人之道只是為了吃和喝?!?br>26
孟子說:“不孝順的事有三種,沒有子孫后代是最為嚴(yán)重的。舜不先稟告父母就娶妻,就因?yàn)閾?dān)心沒有子孫,因此君子認(rèn)為他沒有稟告如同稟告過了一樣。
27
孟子說:“仁的實(shí)質(zhì)就是侍奉父母;義的實(shí)質(zhì)就是順從兄長;智的實(shí)質(zhì)就是懂得這兩者的道理而不離棄;禮的實(shí)質(zhì),就是調(diào)節(jié)、修飾這兩者;樂的實(shí)質(zhì),就是高興地做到這兩者,這樣的話快樂就產(chǎn)生了。只要快樂一產(chǎn)生,那就遏止不住,也停不下來了,于是就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br>28
孟子說:“整個(gè)天下都非常快樂地要來歸順自己,把整個(gè)天下快樂地歸順自己看得如同草芥一般,只有舜能做到這樣。得不到父母的歡心,不能夠做人。不順從父母,不能夠做兒子。舜盡心盡力地侍奉父母,使父親瞽瞍高興,瞽瞍高興而感化了整個(gè)天下,瞽瞍高興而給天下的父子確定了倫常的范例,這叫做大孝。”[1]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