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嗜果》文言文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諸吳①。吳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則意其猶有美者,未予也②,惎(jì)使者聘于吳而密訪焉。御兒之鄙人,有植枸櫞(yuán)于庭者④,其實大如瓜。使者見而怪之,曰:“美哉!煌煌乎⑤柑不如矣。”求之,弗予。歸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吳人之靳也⑥?!?,使者以幣請之⑦。朝而進之,薦而后嘗之⑧。未畢一瓣,王舌縮而不能咽,齒柔而不能咀,顰蹙以讓使者⑩。使者以誚吳人。吳人曰:“吾國果之美者桔與柑也;既皆以應(yīng)王求,無以予矣。而王之求弗止,使者又不詢而觀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稱所求也。夫木產(chǎn)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實生焉。果之所產(chǎn)不惟吳,王不遍索,而獨求之吳,吾恐枸櫞之日至,而終無適王口者也”?。ㄟx自劉基《郁離子》)
翻譯
梁王喜歡吃水果,派使者到吳國去尋求,吳人給了他一些桔子,梁王吃后感到味道很美。過些時,又派使者向吳國尋求別的水果,吳人給了他一些柑子,梁王吃后感到味道更美。梁王疑心吳國還有更美的水果不愿意給,于是教使者出使吳國,暗地進行察訪。吳國御兒的一個農(nóng)人,院中栽種的枸櫞,果實有瓜那么大,使者一看,大為驚奇,稱贊道:“真好啊,金燦燦的柑子也不如它?!毕蜻@個農(nóng)人要,農(nóng)人不給?!?使者將情況報告給梁王。梁王道:“我早知道吳國人是吝嗇的?!泵钍拐邘隙Y物再去請求。使者把枸櫞帶回來,在朝廷進獻給梁王。梁王先用它祭祀了先王,然后才品嘗,一瓣還沒吃完,就酸得舌頭伸不直,牙齒也不能咀嚼,唏噓鼻子,緊皺眉頭,連聲責備使者。使者去責問吳國人,吳國人說:“我國水果中最美的,就是桔子和柑子。為滿足梁王的要求,這些都已送去,此外沒有更好的了。但是梁王的要求沒有個完,你也不問清情況,只是看到枸櫞外觀漂亮,就要了去,那自然難以滿足梁王的要求了。樹木生長于土地,有什么樣的土地,就有什么樣的樹木,于是,各種水果就在各地生長出來。產(chǎn)水果的地方,不只是吳國,梁王不廣泛地尋找,而只是向吳國求找,這樣的話,我恐怕枸櫞一樣的水果會天天送到梁王那里,卻沒有合乎他的口味的”
字詞翻譯
①梁王:即“魏王”。梁,魏國,周代諸侯國,戰(zhàn)國時遷都于大梁今河南開封,故稱之“梁”。嗜果:愛吃水果。求諸吳:向吳國尋求。吳,周代諸侯國,秦秋末年為越國所滅。②意:猜測。③惎(jì):教導(dǎo),囑咐。聘:古代諸侯之間派使節(jié)問候。④御兒:古地名,在今浙江嘉興一帶。鄙人:指居住郊野的人,即農(nóng)人。拘櫞:俗稱香櫞,常綠喬木,葉似桔而大,果實長圓形,皮粗厚而有芳香,初冬果熟,黃色,內(nèi)約十瓣,汁液不多,味酸。我國中部和南部有栽培。⑤煌煌乎:光燦燦地。⑥靳:吝嗇。⑦幣:泛指作禮物的錢財、玉、馬、皮、帛等。⑧薦:進獻祭品,這里指先用枸櫞在宗廟祭過其先王。嘗:品嘗。⑨齒柔:即俗謂“倒牙”因食物太酸致使牙齒不能咀嚼。⑩,鼻希xī鼻:鼻子吸氣鼻希,息戚頁,安頁cùè:皺鼻頭戚頁同“蹙”,緊縮安頁,鼻梁。讓:責備。誚:責問。應(yīng):答應(yīng),這里有“滿足”的意思。尚:超過。置:放棄,罷休。稱:配得上。斯:就。,遍索:廣泛地尋求。適:合乎。
附:《梁王嗜果》閱讀題
1:解釋句子中劃線詞(2分)
(1) 使者見而怪之曰( ) (2)顰蹙以讓使者( )
(3)吳人予之桔 ( ) (4)宜乎所得之不稱所求也。( )
2: 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使者求諸吳懼其不已也
B.使者以誚吳人 皆以美于徐公
C.而王之求弗止 送鮑浩然之浙東
D.而終無適合王口者也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3: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2分)
例句 有植枸櫞于庭者
A.甚矣,汝之不惠 B.茍全性命于亂世
C.忌不自信求 D.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4:請用“ / ”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標兩處)(2分)
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
5: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御兒之鄙人,有植枸櫞于庭者,其實大如瓜。
《梁王嗜果》閱讀答案
1:感到奇怪 責備 給 適合
2:D
3:B
4: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
5:吳國御兒的一個農(nóng)人,在院中栽種的枸櫞,它的果實有瓜那么大。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