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四賢之一王與齡
【原文】
王與齡,字受甫,寧鄉(xiāng)①人。嘉靖八年進士。授蘇州推官。入為戶部主事,調(diào)吏部,進員外郎。二十一年,遷文選郎中②。澄清銓敘,所推薦皆廉靜老成。
大學士翟鑾為禮部主事張唯一求吏部,嚴嵩為監(jiān)生錢可教求東陽知縣,俱書抵與齡。與齡偕員外郎吳伯亨,主事李大魁、周鐵,白之尚書許贊,具疏以聞。言:“平時請屬甚多。臣等違抗,積罪如山。非圣明覆庇,則二權奸主于中,群鷹犬和于外,臣等不為前選郎王嘉賓之斥,得為近日御史謝瑜之罷,幸矣。”疏入,鑾言唯一資望應遷。嵩抵無致書事,請逮可教訊治,因言:“圣明日覽奏章,革弊厘奸悉宸斷。而贊等妄意臣輩為之,借以修怨。然贊柔良,第受制所屬耳?!钡鄯叫裴裕忠娛柚幸钨e、瑜事,遂發(fā)怒。切責贊,除與齡名,伯亨等俱調(diào)外。給事中周怡論之,廷杖系獄。御史徐宗魯?shù)纫嘁詾檠?,皆奪俸。自是,諸司以與齡為戒,無復敢與嵩抗。
與齡既罷,錦衣遣使偵其裝,襆被③外無長物,稱嘆而去。里居,角巾躬稼圃,悠然④自得。郡人為作《平陽四賢詩》美之。四賢者,尚書韓文、陶琰、張潤及與齡也。
《明史·王與齡傳》
【注釋】
①寧鄉(xiāng):縣名。今屬湖南省。
②文選郎中:明代吏部文選清吏司主官。職掌官吏班秩遷升、改調(diào)之事。
③襆(pú)被:用包袱包扎衣被。
④悠然: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
【譯文】
王與齡,字受甫,是寧鄉(xiāng)縣人。于嘉靖八年考取進士。授任蘇府推官。入朝任戶部主事,改調(diào)吏部,升為員外郎。二十一年升為文選郎中。所掌官吏班秩遷升面貌一新,他所推薦選拔的人都廉潔清正,老成穩(wěn)重。
大學士翟鑾為禮部主事張唯一求吏部職位,嚴嵩為監(jiān)生錢可教求任東陽知縣,請托書信都送到王與齡這里來了。王與齡偕同員外郎吳伯亨,主事李大魁、周鐵,報告了尚書許贊,又上疏奏報朝廷,說:“平時私人托請很多。臣等進行抵制沒有辦理,罪過積怨如同山積。如果不是圣上庇佑,那么兩大權奸和他們的鷹犬爪牙里應外合,臣等不像前選郎王嘉賓那樣被貶斥,而能像近日御史謝瑜那樣被免職,也就是幸運了?!鄙鲜枳噙M,翟鑾說張唯一按資歷聲望應當升遷。嚴嵩絕口否認給王與齡寫過信,請求逮捕錢可教審訊,并說:“圣上每天親覽奏章,革除弊害懲治奸邪悉聽圣斷。而許贊等錯認為是臣等處理這些國政大事,因此而結下怨仇。而許贊為人軟弱善良,他只是受下屬擺布?!被噬险龑櫺艊泪裕忠娚鲜柚幸隽送跫钨e、謝瑜兩人的事,于是發(fā)怒。嚴厲斥責許贊,王與齡被免官,吳伯亨等都由朝廷調(diào)往地方任職。對于此事給事中周怡提出了意見,在殿廷杖打,并把他關進監(jiān)獄。御史徐宗魯?shù)纫捕颊境鰜碚f話,都被削奪俸祿。從此之后,各司都以王與齡為鑒戒,沒有人再膽敢與嚴嵩對抗。
王與齡罷官之后,錦衣衛(wèi)派人偵探他的行裝,除了一包衣物之外別無它物,這幾個人又稱贊又嘆息,就走了。王與齡平常家居,頭戴角巾,親自種菜,悠然自得??ぶ杏腥俗珜憽镀疥査馁t詩》贊美他。四賢,指尚書韓文、陶琰、張潤和王與齡四人。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