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記 卷二 情
【原文】
幾條楊柳①,沾來多少啼痕②;三疊陽關③,唱徹古今離恨。
【注釋】
①楊柳:古時楊柳是送別的象征。
②啼痕:啼哭的淚痕。
③三疊陽關:即王維的《渭城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后來被收進樂府,成為著名的送別詩。幾枝楊柳,沾上了多少離別之淚;《三重陽關》,唱盡了古往今來的離情別恨。
【譯文】
送別折下的幾條柳枝,沾染了多少離人的淚水;陽關三疊的樂曲,唱盡了古今分離時的情懷。
【原文】
荀令君①至人家,坐處留香三日。
【注釋】
①荀令君:即荀彧,漢末人,曾任尚書令,因此被稱為“荀令君”。據(jù)有關資料記載,他的衣帶常常染有香氣,所到之處,香味三日不絕。
【譯文】
荀令君到別人家,所坐之處香氣常常三日不絕。
【原文】
罄南山之竹①,寫意②無窮;決③東海之波,流情不盡;愁如云而長聚④,淚若水以難干。
【注釋】
①罄:完。南山:指終南山。②寫意:寫出心中的情意。③決:決開。④長聚:長時間的聚集。
【譯文】
用盡了終南山的竹子,也寫不完心中的情意;決開東海的碧浪波濤,也流不完心中的感情;憂愁就像云彩一樣,淤積心中,長久不散,眼淚就像川流不息的水一樣,難以干涸。
【原文】
弄綠綺之琴①,焉得文君之聽②;濡彩毫之筆,難描京兆之眉;瞻云望月③,無非凄愴之聲;弄柳拈花,盡是銷魂之處。
【注釋】
①綠綺之琴:古琴名,司馬相如之琴。傅玄的《琴賦序》中有云:“齊桓公有鳴琴曰號鐘,楚莊王有鳴琴曰繞梁,中世司馬相如有綠綺,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br />②文君:即卓文君。文君之聽:據(jù)《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司馬相如在卓家撫琴,卓文君為琴聲所動,夜奔相如。
③瞻云望月:瞻望天上的云和月。
【譯文】
撥弄著名為綠綺的琴,怎樣才能招引文君這樣的女子來聽;蘸濕了畫眉的彩筆,難以描畫像張敞所繪的眉線;舉首遙望天山的云彩朗月,聽到的無非是凄涼悲愴的聲音;攀花摘柳,都是在讓人喪魂落魄的地方。
【原文】
悲火①常燒心曲,愁云頻壓眉尖②。
【注釋】
①悲火:悲傷像火一樣。
②愁云:憂愁像云彩一樣。頻:頻繁。
【譯文】
悲傷像火一樣常常灼燒內(nèi)心,愁緒像云彩一樣頻頻地壓在眉梢。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