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記 卷六 景
【原文】
清晨林鳥爭鳴,喚醒一枕春夢。獨(dú)黃鸝百舌①,抑揚(yáng)高下,最可人意。
【注釋】
①百舌:鳥名,其叫聲反反復(fù)復(fù),如同百鳥的鳴叫聲,因此稱為“百舌”。
【譯文】
清晨林中百鳥爭鳴,喚醒了我的一枕春夢;惟有黃鸝、百舌,鳴聲抑揚(yáng)頓挫、高低起伏,最合人的心意。
【原文】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shí)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日夕欲頹,池鱗競躍,實(shí)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
高峰送入云霄,流水清澈見底。兩岸石壁聳立,五色交相輝映,蒼翠的樹林,青青的竹子,這種景色四季常備,早晨的霧氣將要消散,猿猴、小鳥啼聲四起;夕陽頹然西下,池中魚兒競相浮出水面,這實(shí)在是塵世間的仙境。自東晉謝靈運(yùn)以來,還沒有能真正領(lǐng)略這奇特之境的。
【原文】
長松怪石,去墟落不下一二十里。鳥徑①緣崖,涉水于草莽間數(shù)四。左右兩三家相望,雞犬之聲相聞。竹籬草舍,燕處其間,蘭菊藝之,霜月春風(fēng),日有余思。臨水時(shí)種桃梅,兒童婢仆皆布衣短褐,以給薪水②,釀村酒而飲之。案有詩書,莊周、太玄、楚辭、黃庭、陰符、楞嚴(yán)、圓覺,數(shù)十卷而已。杖藜躡屐③,往來窮谷大川,聽流水,看激湍,鑒澄潭,步危橋,坐茂樹,探幽壑,升高峰,不亦樂乎!
【注釋】
①鳥徑:鳥走的山道,形容十分狹窄的小道。
②薪水:打柴、汲水。
③杖藜躡屐:拄著杖藜,穿著木屐。
【譯文】
青松怪石,距離村落不少于一二十里。狹窄的小徑沿著山崖,涉過溪流在草莽之間蜿蜒前行。小徑左右只有兩三戶人家遙遙相望,彼此可以聽到雞犬鳴叫之聲。竹籬笆,茅草屋,燕子居住在其間,蘭花秋菊種植于其中,秋月春風(fēng),每日都有余興。在臨近水的地方種上桃樹、梅樹,兒童、婢仆都穿著布衣、短衫,以便打柴汲水,自己釀酒而飲。幾案上擺著詩書,有《莊子》、《太玄》、《楚辭》、《黃庭經(jīng)》、《陰符經(jīng)》、《楞嚴(yán)經(jīng)》、《圓覺經(jīng)》等數(shù)十卷。拄著拐杖、穿著木屐,往來于深谷大川之中,傾聽流水,觀覽湍急的激流,在澄澈的清潭前照鏡子,從危橋上走過,坐在繁茂的樹下,探訪幽靜的山壑,攀登高峰,這不是很快樂的事情嗎?
【原文】
天氣晴朗,步出南郊野寺,沽酒飲之。半醉半醒,攜僧上雨花臺①,看長江一線,風(fēng)帆搖曳,鐘山②紫氣,掩映黃屋③,景趣滿前,應(yīng)接不暇。
【注釋】
①雨花臺:相傳梁武帝時(shí)期,有位法師在此談經(jīng)說法,天空中花落如雨,故稱“雨花臺”,位于今南京市以南。
②鐘山:即紫金山。
③黃屋:宮殿。
【譯文】
天氣晴朗,步行走出南郊外野寺,買來好酒暢飲。半醉半醒的時(shí)候,與名僧一起登上雨花臺,放眼望去,長江水如同一條絲帶,風(fēng)帆搖曳,紫金山上一團(tuán)紫氣,掩映在宮殿上,眼前全是美景、幽趣,讓人應(yīng)接不暇。
【原文】
每登高邱,步邃谷,延留燕坐,見懸崖瀑流,壽木垂蘿,閟邃岑寂之處,終日忘返。
【譯文】
每次登上高高的丘壑,步入深邃的山谷,在其間延留靜坐,可以望見懸崖飛瀑,長壽的樹木,垂下的藤蘿,這樣的幽靜空寂之處,使人終日流連忘返。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