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楚莊王欲伐越,莊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亂兵弱?!?莊子曰:“臣患之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于秦、晉,喪地?cái)?shù)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蹻為盜于境內(nèi),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br>
譯文
楚莊王想要討伐越國,莊子規(guī)勸說:“大王想要討伐越國,是為什么呢?”楚莊王說:“(越國)政治混亂軍隊(duì)軟弱?!?br>莊子說道:“我害怕智慧(就)像眼睛(一樣),可以看見百步以外的事物卻不能自己看見它的睫毛。大王你的軍隊(duì)自從戰(zhàn)敗給秦、晉(兩國后),喪失了數(shù)百里的土地,這是軍隊(duì)軟弱。莊躋在(我國)境內(nèi)做了盜賊但是官吏們不能阻止,這是政治混亂。大王(你的國家)政治混亂軍隊(duì)軟弱,并不在越國之下,卻想要討伐越國,這樣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見眼睫毛一樣。”
楚莊王就停止了(討伐越國的事宜)。
所以認(rèn)識某件事的困難,不在于看見別人(如何),而在于看見自己(如何)。所以說:“(能夠)自己看見本身(的不足)才是所謂的明智?!?br>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