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未刊手稿 作詞力爭第一義
【原文】
樊抗父①謂余詞如《浣溪沙》之“天末同云”②、《蝶戀花》之“昨夜夢中”③、“百尺朱樓”④、“春到臨春”⑤等闋,鑿空而道,開詞家未有之境。余自謂才不若古人,但于力爭第一義⑥處,古人亦不如我用意耳。
【注釋】
①樊抗父:即樊炳清,又名樊志厚,字少泉,又字抗甫、抗父,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與王國維為東文學(xué)社同學(xué),后并一起任教江蘇師范學(xué)堂,兩人交游甚密。為王國維《人間詞》甲、乙稿兩篇序言的署名作者。在美學(xué)、哲學(xué)、農(nóng)學(xué)等方面編譯、著述較多,并雅好詩詞,與王國維多有切磋之功。按,此則所云乃出自托名樊志厚的《人間詞乙稿序》,其實為王國維自作。
②天末同云:出自王國維《浣溪沙》:“天末同云暗四垂。失行孤雁逆風(fēng)飛。江湖廖落爾安歸。陌上金丸看落羽,閨中素手試調(diào)酰。今朝歡宴勝平時。”
③昨夜夢中:出自王國維《蝶戀花》:“昨夜夢中多少恨。細馬香車,兩兩行相近。對面似憐人瘦損。眾中不惜搴帷問。陌上輕雷聽隱轔。夢里難從,覺后那堪訊。蠟淚窗前堆一寸。人間只有相思分?!?br />④百尺朱樓:出自王國維《蝶戀花》:“百尺朱樓臨大道。樓外輕雷,不問昏和曉。獨倚闌干人窈窕。閑中數(shù)盡行人小。一霎車塵生樹杪。陌上樓頭,都向塵中老。薄晚西風(fēng)吹雨到。明朝又是傷流潦?!?br />⑤春到臨春:出自王國維《蝶戀花》:“春到臨春花正嫵。遲日闌干,蜂蝶飛無數(shù)。誰遣一春拋卻去。馬蹄日日章臺路。幾度尋春春不遇。不見春來,那識春歸處。斜日晚風(fēng)楊柳渚。馬頭何處無飛絮。”
⑥第一義:佛學(xué)用語?!秱鳠翡洝肪砭旁疲骸靶募词欠?,法即是心……當(dāng)下無心,便是本法?!室逖鬯姡逭Z所言,真實不虛,是第一義諦。”南宋嚴羽《滄浪詩話》借此以喻詩學(xué)云:“禪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學(xué)者須從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義?!蓖鯂S此處“第一義”,蓋指其對詞境追求的普適性和極致性。
【譯文】
樊抗夫說我的詞如《浣溪沙》中的“天末同云”,《蝶戀花》中的“昨夜夢中”、“百尺朱樓”、“春到臨春”等首,都是憑空立論,開辟了詞家沒有的境界。我自己認為才不及古人,但在力爭創(chuàng)第一義的地方,古人也沒有像我那么用意。
【評析】
此則借托樊志厚《人間詞乙稿序》中語,表明自己對“創(chuàng)意”的重視和對“詞境”的開拓之心。其實創(chuàng)意和詞境不過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以創(chuàng)意來拓展詞境而已。王國維此前曾批評周邦彥“創(chuàng)意之才少”,又說姜夔的詞不肯在意境上用力。所以此則乃借以表明自己在這兩個方面的努力之心。其中雖有自稱“才不若古人”云云,其實仍是以自負為主的。因為是否有“力爭第一義”之心,是決定創(chuàng)作境界的重要前提。
王國維的這一首《浣溪沙》和三首《蝶戀花》是如何“鑿空而道,開詞家未有之境”的呢?這與王國維當(dāng)時研究西方哲學(xué),對人生問題有許多深刻的思考有關(guān)。換言之,王國維所說的“未有之境”主要是針對自己這幾首詞中所揭示的人生問題的深刻性而言的。《浣溪沙》(天末同云暗四垂)其實揭示的是人世快樂與悲哀的殘酷共存現(xiàn)象。《蝶戀花》(昨夜夢中多少恨)揭示了夢中夢后無法解決卻始終糾結(jié)的人生矛盾?!兜麘倩ā罚ò俪咧鞓桥R大道)則抒寫了由人生變換的不可逆轉(zhuǎn)而產(chǎn)生的悲憫情懷?!兜麘倩ā罚ù旱脚R春花正嫵)則寫對季節(jié)飄忽的無奈感。這些主題并非真的是前人從未關(guān)注過,但王國維將其人生思考比較集中地表現(xiàn)在作品中,所以呈現(xiàn)出與傳統(tǒng)詞風(fēng)不同的特色。而對人生的這些看法,無疑在那個時代具有著一定的普遍性,并非是王國維一己之感情,所以其力爭的“第一義”,也部分地包含著“無我之境”的內(nèi)涵。但平心而論,這些詞與他素所主張的深美閎約的詞體特色,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只能說,這是王國維借詞體來表達他的哲學(xué)思考而已。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