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 董卓亂天下
【原文】
董卓之入洛陽,(賈)詡以太尉掾為平津①都尉,遷討虜校尉。卓崤中郎將牛輔屯陜②,詡在輔軍。卓敗,輔又死,眾恐懼,校尉李催、郭汜、張濟等欲解散,間行歸鄉(xiāng)里。詡曰:“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征天下;若不濟,走未后也?!北娨詾槿?。催乃西攻長安。語在卓傳。后詡為左馮翊,催等欲以功侯之,詡曰:“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固辭不受。
《三國志·魏書·賈詡傳》
【注釋】
①平津:古津渡名,又名關名。因地處小平縣而得名。一名河陽津。故址在今河南鞏縣西北的黃河上。為古代黃河的重要渡口。
②陜:縣名,漢置,三國魏同。故治在今河南三門峽市西郊附近。
【譯文】
董卓入洛陽,賈詡以太尉屬官的身份任平津都尉,后來升任討虜校尉。董卓的女婿中郎將牛輔駐軍陜縣,這時賈詡在牛輔的部隊里任職。董卓失敗,牛輔又死,部隊恐懼,校尉李催、郭汜、張濟等人打算把部隊解散,走小路回家。賈詡說:“聽說長安城里有人想殺盡涼州人,而你們丟掉部隊單獨行動,就是一個亭長也能把你們捆起來??!不如率領部隊往西去,所到之處收集士兵,用他們攻打長安,為董公報仇,如僥幸成功,尊奉朝廷來征服天下;如果不成功,那時逃跑也不晚呢?!贝蠹艺J為不錯。李催于是向西攻打長安。這件事記載在《董卓傳》里。后來賈詡任左馮詡,李催等人想根據他的功勞封他為侯,賈詡說:“這是一個救命的計策,哪有什么功勞!”堅決推讓不接受。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