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 筆公古弼
【原文】
上谷①民上書。言苑囿過度,民無田業(yè),乞減太半,以賜貧人。弼②覽見之,入欲陳奏,遇世祖③與給事中劉樹棊④,志不聽事。弼侍坐良久,不獲申聞。乃起,于世祖前摔⑤樹頭,掣⑥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毆其背曰:“朝廷不治,實爾之罪!”世祖失容放棋曰:“不聽奏事,實在朕躬,樹何罪?置之!”弼具狀以聞。世祖奇弼公直,皆可其所奏,以丐⑦百姓?!?br />世祖大閱⑧,將校獵于河西。弼留守,詔以肥馬給騎人,弼命給弱馬。世祖大怒曰:“尖頭奴,敢裁量⑨朕也!朕還臺⑩,先斬此奴?!卞鲱^尖,世祖常名之曰“筆頭”,是以時人呼為“筆公”。弼屬官惶怖懼誅,弼告之曰:“吾以為事君使田獵不適盤游?輥?輯?訛,其罪小也。不備不虞?輥?輰?訛,使戎寇恣逸,其罪大也。今北狄孔熾,南虜未滅,狡焉之志,窺伺邊境,是吾憂也。故選肥馬備軍實,為不虞之遠慮。茍仗國家有利,吾何避死乎?明主可以理干。此自吾罪,非卿等之咎。”世祖聞而嘆曰:“有臣如此,國之寶也!”賜衣一襲?輥?輱?訛、馬二匹、鹿十頭。后車駕?輥?輲?訛田于山北,大獲麋鹿數(shù)千頭,詔尚書發(fā)車牛五百乘以運之。世祖尋謂從者曰:“筆公必不與我,汝輩不如馬運之速。”遂還。行百余里而弼表至,曰:“今秋谷懸黃,麻菽布野,豬鹿竊食,鳥雁侵費,風波所耗,朝夕參?輥?輳?訛倍,乞賜矜緩,使得收載?!笔雷嬷^左右曰:“筆公果如朕所卜,可謂社稷之臣?!?br />《魏書·古弼傳》
【注釋】
①上谷:郡名,轄境在今河北張家口,小五臺山以東,赤城、北京市延慶縣以西,及內(nèi)長城和昌平縣以北的地方。
②弼:即古弼,北魏大臣,官至尚書令、司徒,忠謹好學,善騎射,好直諫。后遭誣告被殺。
③世祖:即太武帝拓跋燾。
④棊(huàn):“棋”字的異體字。
⑤摔:揪。
⑥掣:拉。
⑦丐:給予。
⑧大閱:對軍隊的大檢閱。
⑨裁量:這里是戲耍、戲弄的意思。
⑩臺:南北朝時期稱朝廷禁省為臺,稱禁城為臺城。
盤游:游樂。
不虞:意料不到的突發(fā)情況。
一襲:衣服一套為一襲。
車駕:用作帝王的代稱。
參(sān):同“叁”,鄰為“三”。
【譯文】
上谷地區(qū)的老百姓上書太武帝,言說皇家花園苗圃占田過多,使得百姓無田可種,請求減半,以便賞賜給貧苦之家耕種。古弼看了奏章以后,入宮,準備奏明皇上,碰上世祖正在與劉樹下棋,根本沒有聽奏章的意思。古弼在旁邊坐等了好久,世祖也不問他有何事,于是古弼站起身來,當著世祖的面,揪住劉樹的頭發(fā),將他從椅子上拉下來,然后一只手拽住劉樹的耳朵,一只手攥成拳頭毆打他的脊背,斥責劉樹說:“皇上不理朝政,都是你這個佞臣的罪過?!笔雷媪⒖套兞四樕?,放下手中的棋子,大聲說:“沒聽你的奏章,這錯全在我,劉樹有什么罪呢?還不快松手!”古弼就把他聞聽到的一五一十地告訴世祖。世祖對古弼的正直大為驚嘆,并答應了他的奏請,把一半土地賜給貧賤之家耕種……
又一次,世祖檢閱三軍,然后大小將校準備會獵于黃河西部。當時古弼留守在家,世祖下詔古弼送一批健壯的馬匹以供游獵之用,古弼卻送去一些瘦劣之馬。世祖非常生氣,大怒道:“尖頭奴才,竟敢對我的旨令不聽話,等我回到宮中,一定要砍下你的狗頭?!惫佩瞿X袋尖削,世祖常喊他“筆頭”,所以當時人們便稱他為“筆公”。古弼的下級僚屬非常擔心,害怕殺頭。古弼對他們說:“我認為侍奉國君田獵而不能使他盡興游樂,這一罪責不是太大。如果我們不提高警惕,防備不測,一旦敵人大舉進攻,這才是最大的罪責啊!目前北方敵軍氣焰囂張,南方也是強敵壓境,敵人正虎視眈眈,暗中觀望我方動靜,等待下手的機會,這才是我所憂慮的啊。之所以挑選健壯的馬匹留給軍隊,就是從以防不測這一角度來考慮的。只要對國家有利,我就不怕殺頭?;噬嫌⒚黝V牵菚斫馕业牧伎嘤眯牡?。這是我的罪過,不是你們的過錯?!笔雷媛牶?,深有感觸地說:“有這樣的忠直之臣,真是國家的寶啊。”便賜給古弼一套禮服、兩匹馬、十只鹿。后來又有一次世祖在山北打獵,捕獲麋鹿幾千只,世祖下詔尚書派牛車五百輛來拖運。過了一會兒,世祖又對手下人說:“筆公一定不會給我派這些牛車,還不如早點用馬將這些獵物運走?!闭f罷就回宮,剛走了一百來里便接到古弼的奏表說:“今年的谷穗已經(jīng)下垂變黃,桑麻大豆也布滿田野,山豬野鹿經(jīng)常偷吃,飛鳥大雁也來啄食,再加上風吹雨打,損失很大。早收與晚收要相差三倍。請皇上恩準暫緩拉運麋鹿,以使車輛集中運輸已收入的秋谷與雜糧?!笔雷婵赐曜啾砗笳f:“果然像我說的那樣,筆公真可謂是國家的棟梁啊?!?/p>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