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詩選 題某君竹刻小像
【原文】
圖形甘泉宮,刻石孝堂山。于事豈不偉,適性非所便。①
江南有君子,人在夷惠間。愛畫兼愛竹,孤情與云閑。②
自貌巖壑姿,鐫之青瑯玕。畫理得簡易,竹性得貞堅(jiān)。③
朗朗浮玉山,娟娟下若川。高風(fēng)寄簡畢,永與金石傳。④
【注釋】
①“圖形”句:《漢書·外戚傳·李夫人》:“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憐閔焉,圖畫其形于甘泉宮?!崩罘蛉藶闈h武帝所寵幸者。“刻石”句:在山東長清縣孝里鋪孝堂山頂,有東漢章帝、和帝時(shí)期的石祠,祠內(nèi)東、西、北三壁及隔梁石上刻有三十六組畫像。中有伏羲、女媧、東王公、西王母、風(fēng)伯、雷公等神話人物及周公輔成王、孔子見老子等歷史故事圖畫。
②“江南”四句:江南有位君子,他的品格在伯夷和柳下惠之間。喜歡畫畫又喜歡竹,孤淡的性情像白云般悠閑。夷惠:伯夷與柳下惠的并稱。謂廉正之士。揚(yáng)雄《法言·淵騫》:“‘其為人也奈何?’曰:‘不屈其意,不累其身?!唬骸且?、惠之徒與?’”
③“自貌”四句:自畫出那巖壑之士的容姿,鐫刻在青青的竹子上。繪畫能得簡易的畫理,用竹以取其貞堅(jiān)的稟性。自貌:自畫。巖壑姿:隱士的容姿。黃庭堅(jiān)《和答外舅孫莘老》:“少監(jiān)巖壑姿,宿昔廊廟具。”青瑯玕:一種青石,喻竹。皮日休《太湖詩·上真觀》:“琪樹夾一徑,萬條青瑯玕?!?br />④“朗朗”四句:像浮玉山般清朗,像下若水般靜美。高尚的風(fēng)節(jié)寄于簡札之中,跟金石一樣永久流傳。浮玉山:傳說中的仙山。后以稱江蘇鎮(zhèn)江的金山、焦山。下若川:即下箬溪。浙江長興縣南有箬溪,南曰上箬,北曰下箬。簡畢:簡札。《爾雅·釋器》:“簡謂之畢?!?/p>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