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唐宋文 愚溪詩序
(柳宗元)
【題解】
本文是作者為他寫的《八愚詩》(原詩已亡佚)所寫的序。序中說明了他將溪以及附近的丘、泉、溝、池、堂、亭、島等命名為“愚”的原因。通過議論,反映出了作者因“不合于俗”而被貶后所產(chǎn)生的憤懣之情。
【一段】
灌水之陽有溪焉①,東流入于瀟水②。或曰: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余以愚觸罪,謫瀟水上③。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猶斷斷④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注釋】
①灌水: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境內(nèi),經(jīng)全州流入湖南省,注入湘江。陽:河流北面。②瀟水:在今湖南省境內(nèi)。③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指作者因參加王叔文的改革活動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一事。④斷(duàn)斷:爭辯。
【譯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條溪,東流注入瀟水。有人說:冉姓的人曾經(jīng)住在這里,所以用自己的姓命名它為冉溪;也有人說:溪水可以用來染色,就用它的性能來命名,因此稱它為染溪。我由于愚昧而犯罪,被貶到瀟水一帶。我喜歡這條溪,沿溪水走了二三里,找到了一處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地方安家。古代有個愚公谷,現(xiàn)在我在這里安家,而這條溪的名稱還沒有最后確定,當(dāng)?shù)氐耐林用襁€在為如何命名而爭論不休,不能不為它改個名稱了,因此我就改稱它為愚溪。
【二段】
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⑤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fù)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注釋】
⑤居:儲存。
【譯文】
在愚溪岸邊,我買了小丘,稱為愚丘。從愚丘向東北走六十步,發(fā)現(xiàn)一處泉水,又買下為我所用,稱為愚泉。愚泉共有六個泉眼,都出自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向上涌出的。泉水匯合后曲曲折折地向南流去,我稱它為愚溝。于是擔(dān)土砌石,堵住水流通道,形成水池稱為愚池。愚池東面,有個愚堂,它的南面,有個愚亭,愚池的中央,有個愚島。名貴的樹木和奇石交錯地排列著,都是山水中的出奇美景,由于我的緣故,它們都屈辱地蒙上了“愚”字。
【三段】
夫水,智者樂也⑥。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淺狹,蛟龍⑦不屑,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余,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
【注釋】
⑥智者樂也:語出《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敝ā爸恰?。⑦蛟龍:即“蛟”,古代傳說中一種類似龍的動物,能興云布雨。
【譯文】
水,是聰明的人所喜愛的?,F(xiàn)在這條溪卻受到愚字的屈辱,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的河道太低,不能用來灌溉;水流又湍急,溪水中淺灘和石頭又多,大船不能駛?cè)?;位置偏僻,水流又淺又窄,蛟龍不屑一顧,因而不能興云布雨。不能為世人造福,而和我的處境相類似,那么用愚字來屈辱地稱呼它,也可以了。
【四段】
寧武子“邦無道則愚”⑧,智而為愚者也;顏子“終日不違如愚”⑨,睿而為愚者也。皆不得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違于理,悖于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溪,余得專而名焉。
【注釋】
⑧寧武子“邦無道則愚”:寧武子,名俞,春秋時衛(wèi)國大夫,號“武”。《論語·公冶長》:“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币馑际钦f,在盛世時他能表現(xiàn)出己的聰明才智,亂世時他就顯得愚昧無知了。⑨顏子“終日不違如愚”:顏子,顏回,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墩撜Z·為政》:“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币馑际钦f,顏回從來不發(fā)表和孔子不同的見解,好像愚人。
【譯文】
寧武子那種“邦無道則愚”的表現(xiàn),是聰明人假裝糊涂;顏子那種“終日不違如愚”,那是明白人在裝傻。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愚人?,F(xiàn)在我生活在太平盛世卻做出了違背事理的事,所以凡是自稱愚人的誰也比不上我。正是這樣,天下的人沒有能和我爭奪這條溪水的,只有我才能獨占它并給它命名了。
【五段】
溪雖莫利于世,而善鑒萬類,清瑩透澈,鏘鳴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余雖不合于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tài),而無所避之。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詩》,記于溪石上。
【注釋】
鴻蒙:天地之間,宇宙。記:記載,在這里是銘刻的意思。
【譯文】
愚溪雖然不會給世人帶來利益,然而它能映照萬物,溪水清澈,流動時發(fā)出金石般的鏗鏘之聲,能使愚人喜笑眷戀,樂而忘返。我雖然秉性與世俗不合,還可以用寫作來自慰,選取身邊萬物,刻畫山水百態(tài),從不回避。用我寫的愚詩來歌唱愚溪,茫茫然而不違背事理,昏昏然而與愚溪相通,超越自然萬物,融化于空寂境界,寂靜得連我自己的存在也忘記了。于是我便寫了《八愚詩》,刻在溪邊的石頭上。
【評析】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后,心情是十分沉重的,而這種心情又無法直接發(fā)泄。便只好寄情于山水之間。讀了本文后,我們可以深刻地認(rèn)識到作者的內(nèi)心痛苦。
全文在“愚”字上大作文章?!坝蕖庇袃煞N:一種是“真愚”,另一種是作者自認(rèn)的“愚”。其實,“愚”也是相對的,辯證的。古人曾說過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就是這個道理?!队薰粕健分械挠薰?,你能說他是真愚嗎?柳宗元更不是真愚,他在本文中自命為愚。實際上是對自己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所發(fā)出的抗議。
本文有敘有議,敘議結(jié)合得十分緊湊。寫景時又能有條不紊,脈絡(luò)分明。例如,在第二段中對“八愚”的介紹,讀來令人感到方位明確,大體上可以勾勒成圖。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作者又援引了一些孔子的話,這些話又能緊扣全文的中心思想。至于提到的“善鑒萬類,清瑩透澈,鏘鳴金石”之類的形容溪水的語言,堪稱煉句典范。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