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時(shí)期的各代首都:
【五帝時(shí)期】(約公元前26世紀(jì)初~公元前2070年)
『黃帝』有熊(今河南鄭州新鄭)
『顓頊』帝丘(今河南濮陽)
『帝嚳』帝丘(今河南濮陽)、西亳(今河南洛陽偃師西)
『堯』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
『舜』永濟(jì)(今山西運(yùn)城永濟(jì))
上古五帝是哪五帝?
五位古帝,說法也各異。一般認(rèn)為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少昊
五帝,主要有三種說法,一說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第二種說法指大皞(伏羲)、炎帝、黃帝、少皞(少昊)、顓頊。第三種說法指少昊(皞)、顓頊、高辛(帝嚳)、堯、舜。秦國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黃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為五帝。
《世本》、《大戴禮記》、《史記·五帝本紀(jì)》列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
《禮記·月令》以大皞(伏羲)、炎帝、黃帝、少皞(少昊)、顓頊為五帝。
《尚書序》、《帝王世紀(jì)》則視少昊(皞)、顓頊、高辛(帝嚳)、堯、舜為五帝。
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稱為五帝的神話。東漢王逸注《楚辭·惜誦》中的“五帝”為五方神,即東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顓頊、中央黃帝;而唐賈公彥疏《周禮·天官》“祀五帝”,為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紀(jì)。
秦國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黃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為五帝。按呂不韋十二紀(jì)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時(shí)和五行之神。黃帝居中,具土德;大皞居?xùn)|方,具木德,主春,亦稱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稱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稱白帝;顓頊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稱黑帝。(《呂氏春秋·召類》)三皇五帝究竟指誰?對(duì)于五帝,則一般采取《史記·五帝本紀(jì)》的說法。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