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靠著智慧擊退秦軍,那么對于這篇文章有哪些知識點需要掌握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知識梳理,一起來看看吧。
一、在括號內(nèi)寫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通假字。
1.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
2.失其所與,不知( )
3.無能為也已( )
4.秦伯說( )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義。
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今義:請客的主人或比賽、會議的承辦者
古義:______________
2.行李之往來
今義:出門帶的包裹 古義:________________
3.共其乏困
今義:疲勞 古義:________________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義:妻子 古義: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多義詞。
1.鄙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
敢竭鄙懷,恭疏短引( )
2.許
公曰:“……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
雜然相許( )
潭中魚可百許頭( )
3.若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4.焉
焉用亡鄭以陪鄰( )
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 )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活用情況并解釋。
1.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
2.越國以鄙遠( )
3.既東封鄭( )
4.與鄭人盟( )
5.既東封鄭( )
6.越國以鄙遠(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
1.夫晉 ,何厭之有?(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寡人之過也。( )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燭之武退秦師
一、1.“共”通“供”;2.“知”通“智”;3.“已”同“矣”;4.“說”通“悅”。
二、1.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2.出使的人;
3.缺少(的東西);4.那人,指秦穆公。
三、1.邊邑,這里用做動詞,是“以……為邊邑”/邊遠的地方/見識短淺/自謙之詞;2.答應(yīng)/表處所/贊同/表約數(shù);3.假如/似乎,好像/比得上;4.疑問代詞,何/兼詞,在那里/疑問代詞,哪里。
四、1.軍,名詞做動詞,駐軍;2.鄙,名詞意動用法,以……為邊邑;3.封,名詞使動用法,使……成為疆界;4.盟,名詞做動詞,結(jié)盟;5.東,名詞做狀語,在東邊;6.遠,形容詞做名詞,邊遠的地方。
五、1.賓語前置句 晉國,有什么滿足的呢?
2.狀語后置句 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在與晉國結(jié)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jié)盟。
3.省略介詞“于” 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 駐扎在氾水的南面。
4.判斷句 這是我的過錯。
上面就是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知識梳理了,想要了解更多內(nèi)容,關(guān)注本網(wǎng)站。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知識梳理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知識總結(jié)】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