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工作、誠懇待人是邁向成功的唯一途徑。下面是范文頻道小編為您推薦七一建黨紀檢干部黨史學習教育意義心得體會六篇。
時間砥礪信仰,歲月見證初心。從一葉紅船到巍巍巨輪,從建黨之初的50多名黨員發(fā)展壯大到如今9100萬黨員,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過百年歷程,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人類社會進步史上的偉大奇跡。廣大基層干部要在學習黨史中努力汲取黨史力量,爭做一名能學、能干的“三度”干部。
45度虛心求教,提升工作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要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吸收營養(yǎng),走向未來?;鶎又卫硎钦麄€國家治理體系的終端,基層工作復雜繁瑣、千頭萬緒,基層干部要始終保持虛心求教的態(tài)度,用心、用情、用力學習黨史知識,領悟黨史智慧,汲取黨史力量,通過學習黨史不斷提高理論水平,補充“戰(zhàn)斗裝備”,提升“工作技能”,掌握化解基層矛盾的方法,真正做到學以明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90度廉潔自律,筑牢反腐防線?!叭蠹o律八項注意”“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廉潔奉公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習近平總書記曾言,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zhàn)勝的敵人也是自己?;鶎痈刹恳邳h史學習中賡續(xù)共產黨員的廉潔自律精神,始終嚴守黨紀黨規(guī),始終做到講規(guī)矩、知敬畏、存戒懼,不斷加強黨性修養(yǎng),練就自覺抵御“糖衣炮彈”的鋼鐵“硬核”,不斷增強底線意識,自覺遠離“紅線”和“高壓線”,做到“三嚴三實”,以廉潔之心秉公辦事。
360度人民至上,牢記黨的宗旨。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鐫刻在了自己的旗幟上,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論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發(fā)展時期,人民至上的理念從未變更,從脫貧攻堅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無數(shù)共產黨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用生命守護著更多的生命?;鶎痈刹恳邳h史學習過程中深刻感悟為民情懷,把“他鄉(xiāng)”當“故鄉(xiāng)”,摒棄把基層“跳板”,在基層當“過客”的思想,切實在群眾最盼、最急的的事情上下真功和硬功,竭盡全力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和操心事,爭取用自己“辛苦指數(shù)”換取群眾“幸福指數(shù)”。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鶎痈刹恳趯W習黨史過程中端正45度的謙卑,秉持90度的廉潔,涵養(yǎng)360度的為民情懷。
七一建黨紀檢干部黨史學習教育意義心得體會2“沉浮”一詞常常代表著盛衰、消長的交織,一如百年前飄蕩在嘉興南湖的那帆小舟,在歷史的滔滔長河中起起伏伏,最終駛過風雨激蕩、歲月崢嶸。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fā)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年輕干部當在黨史學習的熏陶中品“沉浮”百味。
細水長流,在黑土泥地中沉下身子,在鄉(xiāng)間田頭里俯首傾聽。人民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英雄。黨的百年從十百千萬走來,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和獻身,因而一代代黨員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走入基層、走入群眾、走近民意。年輕干部應永葆為民服務的初心,主動下“沉”基層,才能讓民意民情“浮”上來,本著“面朝黃土背朝天”踏石留印的實干精神,通過“腳步輕、腳印深”的調研走訪,撲下身子,擼起袖子,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將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思想貫徹于日常工作的每一步,將為民服務的行為宗旨賡續(xù)傳遞。
厚積薄發(fā),在艱難磋磨中沉潛才干,在鳳鳴朝陽時砥礪前進。黨的百年路走來,有風調雨順中的凱歌高奏,也有危難之際的絕處逢生;有驚濤駭浪的艱難磋磨,也有笑看風云的胸有成竹;有摸石過河的勇氣底氣,也有風景獨好的前行之路。年輕干部應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拿出十年磨一劍的定力,專心致志打磨自己的“鋒芒”,學習前輩先烈不屈不撓的精神,沉心靜氣,在面對新問題、老問題、難問題時積累工作經驗,打磨工作方法,常吸理論之氧,厚植學習之根,補足精神之鈣,從而厚積薄發(fā),在變局中開新局,于危機中育新機,在鳳鳴朝陽之時砥礪前進。
恒心定性,在物欲橫流中沉淀雜念,在亂花迷眼間崇雅黜浮。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是激勵我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百年歷程,黨在一次次偉大實踐中,涵養(yǎng)了紀律嚴明、作風正派等一系列光榮傳統(tǒng),將“功成不必在我”的淡然精神和“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行動原則代代相傳,把好“思想關”“作風關”“紀律關”是每一代年輕干部的必修課。水靜置一段時間,就能將杯中的泥沙沉淀至杯底,年輕干部面對誘惑要“沉”下心中的雜念,保持自身的“親”與“清”,時刻做到干事干凈、干凈干事,用平常心看權力,用畏懼心談自律,用堅定心抵誘惑,不因世事沉浮而改變,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幾度輝煌,幾經滄桑,向前看,千回百轉千難萬險,未來征途仍漫漫。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恰同學少年。
七一建黨紀檢干部黨史學習教育意義心得體會3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雜志發(fā)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文章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tài)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方能走得更遠。廣大黨員干部要積極投身黨史學習教育,汲取理論智慧、賡續(xù)前行力量,在學懂弄通做實中“百煉成鋼”,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在主動投身“熔爐”中學黨史。立足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面臨的風險和考驗一點也不會比過去少。黨員干部要把學黨史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作為一種精神追求,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在投身學習教育大“熔爐”中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和堅定立場,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
在對照標準“澆鑄”中悟思想。黨員干部要從優(yōu)良傳統(tǒng)、紅色基因中汲取思想道德營養(yǎng),從而升華道德認知、強化道德自律、砥礪道德實踐,時刻守住“底線”、不越“紅線”、遠離“高壓線”。要時刻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放在首位,通過黨史學習教育使自己“澆鑄”成型,深刻領悟嚴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的重要性,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任何時候都光明磊落,穩(wěn)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帶頭營造紀律嚴明、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
在實踐一線“錘煉”中辦實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fā)展仍處于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黨員干部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洗滌政治靈魂,立起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始終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要在實踐一線的“錘煉”中磨礪堅強意志,涵養(yǎng)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始終保持政治定力,履行政治責任。要領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道理,自覺思考并主動答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道歷史考題,始終做到與黨同心同德、與人民風雨同舟,全心全意為人民辦實事。
在斗爭前沿“淬火”中開新局。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事實證明,黨的事業(yè)要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員干部必須勇立斗爭前沿反復“淬火”,發(fā)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確保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在危機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作堅決斗爭;要善于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在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的實踐中“百煉成鋼”,奮勇前進。
七一建黨紀檢干部黨史學習教育意義心得體會4四季流轉,如詩如畫,美不勝收。黨史百年,又何嘗不是波瀾壯闊,浩浩蕩蕩。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春夏秋冬的變換完美契合,蘊藏著深奧的生命真諦,譜寫著奮進的動人旋律。
“春風楊柳萬千條”,從黨史中感悟“春”的生機勃勃。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1979年,“春天的故事”開始唱響。改革開放像春風春雨一般,滋潤萬物,讓深圳這片熱土沸騰了起來。給深圳甚至是全國帶來了希望。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中國開始走向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巴掌大的小漁村變成了國際化的大都市,一座座摩天大樓巍然聳起,一條條繁華的街道經緯交織?!案母锊煌nD,開放不止步”,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改革開放創(chuàng)造了中國的發(fā)展奇跡,今后還要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續(xù)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面對錯綜復雜國內外環(huán)境,我們只有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求真務實,敢闖敢試,才能將改革進行到底,續(xù)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熱風吹雨灑江天”,從黨史中感悟“夏”的革命熱情。從洋務運動到百日維新,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無數(shù)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為了革命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不能忘記偉大的革命先驅李大釗在絞刑架下的最后一次演說時的慷慨激昂:“不能因為你們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我們深信,共產主義在世界、在中國,必然要得到光榮的勝利!”我們不能忘記中共蓮花縣委書記劉仁堪碧血丹心的故事,他被敵人割去舌頭,仍不屈服,而是忍著劇痛,用腳趾頭蘸上鮮血,在站立的方桌上隱隱約約地寫下了“革命成功萬歲”幾個大字。我們不能忘記楊靖宇將軍犧牲后,日軍解剖了他的尸體,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沒有一點糧食。鄧玉芬、焦裕祿、雷鋒、邱少云、劉胡蘭……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拿謺r刻提醒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從黨史中感悟“秋”的碩果累累。春天播種下希望,秋天必將收獲累累碩果。10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由一個被外國列強主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科技強國,走出了一條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chuàng)造了“中國奇跡”,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了100萬億元大關,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一個新的大臺階。“一帶一路”的倡議推動沿線65個國家和地區(qū)走上了共同發(fā)展、實現(xiàn)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建設成果豐碩。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全面勝利,現(xiàn)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推動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歷史性、開創(chuàng)性成就,產生了全方位、深層次影響,中國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更是前所未有。
“更喜岷山千里雪”,從黨史中感悟“冬”的堅毅剛強。380余次戰(zhàn)斗,攻占700多座縣城,犧牲營以上干部430余人,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長征堪稱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毛澤東對紅軍長征做出高度評價:“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一批批醫(yī)護工作者、志愿者、建設者、社區(qū)工作者戰(zhàn)斗在疫情一線,以生命赴使命,以摯愛護蒼生。黨員沖鋒在前,與新冠病毒搏斗,展現(xiàn)了共產黨員的本色。在這場前所未有的考驗中,中國共產黨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根本政治保證。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必將創(chuàng)造出新的輝煌!
七一建黨紀檢干部黨史學習教育意義心得體會5“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嘹亮歌聲響徹在耳旁,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仰望那面以紅色為主基調、鑲以黃色五角星的國旗,不禁想起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也是以紅色基調鋪開的,有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紅色故事”,有用鮮血和生命留下的“紅色足跡”,還有代代相傳的“紅色基因”。黨員干部要從百年黨史中讀懂三個“精神密碼”,做到堅持為民謀福、錘煉擔當本領、甘愿無私奉獻,凝聚出磅礴力量,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讀懂“不帶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的“初心密碼”,堅持為民謀福。百年黨史中既有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只為實現(xiàn)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英雄事跡,也有背離初心、忘卻使命一頭扎入“圍獵”陷阱去啃噬群眾獲得感、侵蝕黨的執(zhí)政根基的反面案例。黨員干部要以英雄事跡為鏡“正衣冠”,以反面典型為鑒“束言行”,樹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從嘉興南湖的“小小紅船”、半碗青稞面的“兩萬五千里長征”、“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開放等“紅色故事”中汲取“精神養(yǎng)分”,讀懂“不帶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為人民”的“初心密碼”,堅持為民服務。要有“檢身若不及”的自覺,時常檢查思想是否偏離“軌道”,給思想來場“大掃除”,掃走思想塵埃,當好“老百姓的官”,把手中的權力用在為人民謀福上,避免發(fā)生“吃著群眾的飯,砸著群眾的鍋”的事情;時刻保持自律,自覺抵御外來誘惑、洗滌心靈塵埃,把人民“置頂”,懷揣為民之心,解決群眾最為急盼的“頭疼事”和最有怨言的“鬧心事”,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獲得感。
讀懂“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密碼”,錘煉擔當本領。“長征一結束,新局面就開始”,作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策源地”的瓦窯堡,在這里,中國革命煥發(fā)勃勃生機,黨重新站在民族斗爭的最前線,民族抗戰(zhàn)的號角吹響。如瓦窯堡之類刻有“紅色記憶”的土地,是革命和戰(zhàn)爭時期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建樹豐功偉績的紀念地,記錄著革命先輩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承載著英勇奮斗、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黨員干部要靜下心在“紅色圣地”中追思革命先烈偉績,讀懂“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密碼”,錘煉擔當本領。主動下沉到基層一線,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在壓力面前不屈服、在挫折面前不氣餒、在風險面前不低頭,敢啃“硬骨頭”、敢拔“硬釘子”、敢攻“硬任務”,挑起重擔、扛起重責,走在前面、沖在前列、干在一線,向人民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讀懂“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獻密碼”,甘愿無私奉獻。翻開風云激蕩的歷史篇章,無數(shù)英雄兒女把愛國視為終身使命,把青春獻給人民:“拼上老命也要大干一場,決心改變蘭考面貌”的焦裕祿;“我的戰(zhàn)友都在這里,越是最危險的時候,我們越是要沖在最前面”的嚴麗;多次倒在工作崗位仍堅持不下火線的“小妹書記”林丹丹……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心中沒有自己,只有人民。黨員干部要從百年黨史中讀懂“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獻密碼”,甘愿無私奉獻。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計較個人得失,跑好為民奉獻的“接力賽”,在崗位上無私奉獻。用“無我”的奉獻意識和甘當人梯的奉獻精神全身心投入黨和人民群眾的偉大事業(yè)中,讓人民的生活更紅火,讓國家發(fā)展更強盛,在面對“耿飚之問”時,才能果斷站出來有底氣地回答好。
七一建黨紀檢干部黨史學習教育意義心得體會6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讀史不僅僅是在追憶過去,更是在塵封的時間里,汲取有助于理解未來、推動發(fā)展的智慧和力量。浩蕩的百年黨史,就是一部凝聚著共產主義思想精華的巨著。我們只有勤于讀黨史,善于讀黨史,并從中找尋到“感”覺,才能篤定踏上偉大復興的新征途。
讀黨史能夠深化黨員的責任感。責任感有多大,前進的動力就有多大。作為中國的執(zhí)政黨,我們責無旁貸地成為中華發(fā)展的領航雁、帶路人。所以每時每刻我們都要兢兢業(yè)業(yè)、無怨無悔,將黨員的責任堅實地扛在肩上。我們只有把人民裝進心里,才會明白這份責任源自于人民堅定不移的信任。我們應該在不斷閱讀黨史的過程中,深刻領悟這種歷久彌堅的感情。一部黨史,其實就是黨章在不同年代的具體表達。形態(tài)雖異,但內核如一。正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心懷無比強烈的責任感,才會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勇毅,才會有朝鮮戰(zhàn)場上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故事,才會有“兩彈一星”的驚天動地,才會有脫貧攻堅的千古華章……正是這份責任,促使著我們勇敢向前,永不止步。
讀黨史能夠提升黨員的歸屬感。個體的力量終究有限,只有合萬眾之力,才能成百世之功。閱讀黨史不但可以提升黨員內心的責任感,更能夠增加黨的影響力,讓每個共產黨人都有足夠的歸屬感。并在不斷地匯聚之中,形成更為強大的凝聚力,為社會的發(fā)展提供不竭動能。這種歸屬感是身體上的,更是心靈上的?,F(xiàn)代的人很難想象,在長征路上,一個落單的紅軍戰(zhàn)士在找到大部隊時欣喜若狂的心情。這種歸屬感是一滴水落進大海的喜悅與溫暖。而我們就要在品味黨史中不斷強化黨員與黨組織間的聯(lián)系,使之成為更加緊密的體系,這樣可以不斷強化黨組織的領導力,更能夠為黨員的心靈營造一個舒適的港灣。唯有增加其歸屬感,我們才能凝聚更為堅實的“內核”,形成更為強大的力量。
讀黨史能夠增加黨員的存在感。個人的價值要體現(xiàn)于社會,其根本途徑在于積極的實踐。而共產黨人的價值就是通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行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也許我們只是普通黨員,工作于平凡的崗位。但正是千千萬萬普通平凡的你我,體現(xiàn)了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偉大品格和偉大精神。這種以“小我”鑄成“大我”的實踐,就是黨員的“存在感”。它并不強調個體的鮮明特點,而著重突出群體的使命初心。沒人會記得長城上的每一塊磚石,但這些磚石都擔負起自身的責任與重量,緊緊堆砌在一起,便是穿越在崇山峻嶺之間的千年奇跡。當代黨員也應該在閱讀黨史的過程中,懂得自身價值,扛起社會責任,更應該明白要連接起身邊的同行者,齊心協(xié)力增加“大我”的存在感。
以黨史之智慧,耀征途之漫漫。這是先輩留給我們的遺產,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其實在閱讀黨史中,所覓得的“感”覺,歸根結底是共產黨人初心的真摯體現(xiàn)。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我們追尋著相同的目標,因為初心未改變,因為使命扛在肩,因為黨史在續(xù)寫,因為“感”覺記心間!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