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黨史,能讓我們更好地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傳承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闊步前行。下面是范文頻道小編為您推薦精選建黨百年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心得體會范文三篇。
黨史工作是黨的一項具有全局意義和深遠影響的工作,是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黨史和黨史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局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關于新形勢下黨史和黨史工作的重要論述,這些論述是新時代做好黨史工作的遵循和依據,是推動黨史工作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強大精神動力。黨史工作不同于一般性的史學工作,黨史工作既是一項史學研究,也是一項政治任務,兼具政治性與科學性。黨史工作的根本任務是“以史鑒今,資政育人”,黨史工作者是黨史工作的重要實踐主體,是黨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承擔著為黨存史述史、續(xù)寫“紅色家譜”的工作職責。新時代黨史工作者做好黨史工作要具備“三力”,即政治定力、初心動力、業(yè)務能力。
政治定力:堅持“黨史姓黨”,站穩(wěn)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
新時代黨史工作者要具備政治定力,首先體現在堅持黨對黨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包h史姓黨”是黨史工作的生命線,是做好黨史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黨史工作者要有強烈的黨性觀念,對黨絕對忠誠,讓黨放心安心,做到在黨言黨、知黨信黨、憂黨為黨、愛黨興黨。黨史工作者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握好黨史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黨史工作的政治性要求黨史工作者必須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黨史工作者要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為黨修史立傳、著書立說。立場基于信仰,立場決定話語。黨史工作者應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政治理想。黨史工作者要彰顯政治擔當,毫不動搖地、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思潮。歷史虛無主義的政治立場在本質上是反動的,歷史虛無主義帶來的政治影響與政治危害是巨大的。反對遏制歷史虛無主義,黨史工作者責無旁貸,要敢于亮劍、勇于發(fā)聲、善于引導,要用客觀史實正本清源,堅守住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的黨史陣地。
再次,黨史工作者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這是一項基本政治要求。全面從嚴治黨不允許有“漏網之魚”,黨史工作者要廉潔自律、慎獨干凈,守住紀律的紅線底線,面對各種誘惑,要有清醒的政治頭腦,在與私欲的斗爭中錘煉政治品格,保持政治本色,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黨史工作者要嚴格遵循黨兩個“歷史決議”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重大黨史事件和重要黨史人物的新評價、新論斷,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絕不能犯歷史錯誤、政治錯誤。
初心動力:要為人民寫史,熱愛黨史事業(yè),牢記光榮使命。
初心是一個人干事的“源動力、元動力、愿動力”,初心不忘,就不彷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黨史的主人公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造者是偉大的中國人民,黨史歸根結底是人民的歷史。黨史工作者應從黨史中領悟自己的初心,堅守自己的初心,常問自己為什么人的根本問題,堅持為人民寫史,為人民說話,當好黨和人民的“責任編輯”。
始于初心,源于熱愛,熱愛是感性初心。人對于自己熱愛的事業(yè),內心總有一股不知疲倦、勇往直前的干勁。黨史工作者做好黨史工作就要發(fā)自內心地熱愛黨、熱愛黨史事業(yè),只有真正熱愛,才會在工作中充滿激情動力。黨史工作者在研究、宣傳黨史的過程中,要感受到黨的偉大以及百年歷程的艱辛與不易,加深對黨史的認識,涵養(yǎng)對黨史的情懷,升華對黨史的感情。黨史工作者只要真正熱愛黨史事業(yè),將自己奉獻給黨史事業(yè),即使是默默無聞地“青燈黃卷,皓首窮經”日復一日,內心也不失樂趣,因為精神上的滿足要遠遠大于物質上的富足。
初心是情懷,使命是擔當,初心和使命都是黨史工作者勤勉工作的不竭動力。使命是時代賦予的,希望是黨和人民寄托的。新時代黨史工作者肩負著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研究“三大規(guī)律”,為黨治國理政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歷史支撐的崇高職責和光榮使命。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紅色基因產生于艱苦卓絕的革命年代,是中國共產黨的“特色品牌”,是激勵一代代共產黨人攻堅克難的強大動力,黨史工作者要把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紅色基因用黨史呈現出來,用文字傳承下去,讓后輩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黨史事業(yè)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黨史工作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主動作為、積極作為。
業(yè)務能力:加強理論修養(yǎng),提高文字水平,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
黨史部門是黨史研究部門和主管黨史業(yè)務的工作部門,黨史工作的性質和內容對黨史工作者的業(yè)務能力提出了高要求。黨史工作者的理論修養(yǎng)是其業(yè)務能力的突出表現,是保證黨史理論性的重要基礎。新時代黨史工作者加強理論修養(yǎng),要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大功夫,特別是要認真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黨史工作者要閱讀大量的文獻書籍,包括《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七十年》《中國共產黨九十年》等權威著作,還有歷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央全會決定和黨的其他重要會議決議與黨中央主要領導的重要講話。要廣泛輸入黨史理論知識,夯實理論基礎,扎實理論功底,在常學常新常用中強化理論修養(yǎng),做到“肚里有貨,心中有數,筆下有神”。
黨史工作者的文字能力是一項“硬實力”“核心能力”,黨史工作者要提高文字水平,讓黨史兼具學術價值和閱讀價值。一方面,寫作要堅持聯系的、發(fā)展的、全面的、辯證的觀點,保證黨史的客觀真實、科學嚴謹。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于黨的歷不同時期的重大史實、歷史細節(jié)要充分挖掘,理清歷史脈絡,理順歷史邏輯,嚴防任何形式的“低級紅”“高級黑”;另一方面,寫作要注入真情實感,要寫得生動感人。黨史要面向人民群眾,要用簡約樸實的文風敘述,讓人民群眾愿意看、樂意看。既要寫大事,也要寫小事,既要寫黨的領袖,也要寫普通黨員和群眾,要為全黨全社會寫出科學嚴謹、史實準確、生動流暢的黨史作品。
歷史每天都在發(fā)生,黨史工作者面對社會轉型時期各方面的深刻變化,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黨史工作思路,增強黨史工作的感染力、影響力、吸引力、說服力。第一,創(chuàng)新黨史研究方法。黨史本身就具有復雜性和多重面目,黨史工作者在運用歷史學研究方法的同時,要借鑒哲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優(yōu)勢,為我所用,構建黨史研究的方法論體系。第二,創(chuàng)新黨史研究角度。黨史工作者應堅持“大黨史”理念,把黨史置于不同的歷史背景下進行研究,站在新時代的高度對百年黨史進行全面系統(tǒng)地把握。拓展研究新領域,比如,中共紀念活動史、改革開放以來地方縣委書記口述史等。第三,創(chuàng)新黨史宣傳方式。當今時代是網絡時代、信息時代、自媒體時代,黨史工作者要緊跟時代潮流,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廣泛宣傳、重點宣傳,擴大宣傳面,主動占領黨史輿論陣地,讓熱愛黨史、學習黨史在全黨全社會蔚然成風。
精選建黨百年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心得體會范文2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四平戰(zhàn)役紀念館時強調,“要讓14億人民、9000多萬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很好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一部波瀾壯闊的黨史、新中國史記錄著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的艱苦奮斗和光輝歷程,展示了共產黨人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信念與忠誠、永遠堅守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時代接續(xù)奮斗,就要以史鑄魂,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初心“永動能”。
追根溯源守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中筑牢信仰基石。信仰,關乎一個政黨、民族的精神歸屬和前途命運,是凈化靈魂的甘露、催人奮進的動力。面對抗日烽煙、神州陸沉,面對內戰(zhàn)陰云、存亡絕續(xù),共產黨人都以堅定的“信仰之光”照亮在烈火和熱血中的永生之路,成就黨飽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的征程。和平年代不需要拼刺刀、拋頭顱,但依然需要追根溯源憶初心,投身改革圖新、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的火熱實踐。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厚植信仰根基,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馬克思主義信仰作為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以及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帶著感情學史明智、帶著責任讀史自省,將純凈之心融入信仰、精神之鈣注入靈魂。?!凹乘背!俺潆姟?,不斷用政治理論的“淬火”,“篩一篩”思想上的“雜質”,“除一除”精神上的“灰塵”,鑄起信仰的“萬里長城”,引領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筑牢黨性之魂。
砥礪前行踐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奮斗力量。面對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歷史畫卷,那些先烈事跡、那些革命背影宛若一串串閃光的印跡,照映出我們黨和人民同呼吸、與時代共進步的探索和奮斗歷程。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發(fā)揚不怕犧牲、艱苦奮斗、改革創(chuàng)新的擔當精神,為我們黨積累了寶貴的精神遺產,繪就了絢爛奪目的精神圖譜。新時代的“長征”同樣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艱巨性、復雜性的事業(yè),我們仍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仍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更加呼喚沉穩(wěn)把舵、狠抓落實的實干家和濤頭而立、在位有為的弄潮兒。黨員干部要從黨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賡續(xù)“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的優(yōu)良作風,涵養(yǎng)“闖出生路”“殺出血路”的奮進之力,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不斷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掃雷清障、滾石上山,繼續(xù)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拼搏創(chuàng)造揚初心,從黨史、新中國史中續(xù)寫偉大夢想。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服務史,無論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發(fā)展時期,無數共產黨人為人民“大我”而不惜犧牲“小我”,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的一條主線,就是要成為人民的“主心骨”和“遮風擋雨”的依靠。今天的中國,正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員干部要把為民情懷深植于心、實踐于行、止于至善,就必須“站好位”,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涵養(yǎng)“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公仆情懷,把“人民滿意”作為各項工作的“標尺”,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時刻為困難群眾著想,讓百姓“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做實“一站式”服務,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將“人民至上”置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共同發(fā)力,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睔v史是的教科書,對于黨員干部來說,黨史、新中國史是這一教科書中最璀璨的篇章。通過歷史的演變去摸清時代的發(fā)展“脈搏”,把“根”尋明白,才能更好強化以史為鑒、走向未來的歷史思維,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時代的“接力棒”,走好當代人的長征路。
精選建黨百年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心得體會范文3盛夏的韶山沖,驕陽似火,初心滾燙。6月15日至19日,來自岳陽市委黨校中青班的50名學員和老師,在楊和平調研員的帶領下,來到偉人故里韶山,開展了為期五天的黨性教育培訓。開班儀式上,楊和平強調全體學員要珍惜機會、嚴守紀律、確保實效,用實際行動把偉人精神和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五天時間,從毛澤東銅像廣場到紀念館、故居、特別支部,從非公企業(yè)黨建教學基地到湖南黨史陳列館、田漢故居,從特別黨課到紅色故事會、專題講座,從重溫入黨誓詞到集體高唱國歌、紅歌……行程緊湊而充實,每到一處,都是一堂生動的黨課,都是一次靈魂的觸動,都是一場精神的洗禮。
特別黨課上,韶山干部學院教師胡蓉以“學習偉人風范、牢記初心使命”為主題,深情講述了毛澤東同志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積極健康的興趣愛好和慈嚴并重的親情關系。一段段珍貴的影像資料,觸動著每一位學員的心。當看到毛主席的親人和身邊工作人員回憶起“打補丁的睡衣”“對兒子岸英的愛”時,大家再也噙不住淚水。
來到銅像廣場,在莊嚴而雄偉的《東方紅》主題音樂中,學員們懷著無比崇敬之情,向毛澤東同志銅像鞠躬,敬獻花籃。音樂響起,熱血瞬時涌遍全身,“激動的淚水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隨后,由中青班班長代穎慧同志領誓,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在這個特殊時刻,心中洋溢的,是無限的自豪和崇高的使命。
在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一件打了73個補丁的睡衣,是大家駐足時間最久的物品。這件睡衣毛主席穿了20多年,與時間一道沉淀下來的,是偉大領袖艱苦樸素的崇高品質。在這里,還有焊接的熱水瓶、極簡的生日食譜……
“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眮淼矫珴蓶|同志故居,講解員為學員們講述少年毛澤東的故事,正是這種救國救民的自覺和責任心,引導著他一步步走出韶山,走上尋求真理的道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韶山,這顆頑強的革命火種叫做——中共韶山特別支部。1925年6月的一個夏夜,毛澤東同志在自家閣樓上主持了毛新梅等五位同志的入黨儀式,在狹小的空間里他們莊嚴宣誓:“努力革命,犧牲個人;服從組織,階級斗爭;嚴守秘密,永不叛黨?!睆拇?,革命的星星之火,開始在韶山燎原。當學員們了解到這五位黨員同志后來都慘遭殺害,無比心情悲痛。陳列室里,一張張灰白的照片,一份份泛黃的史料,敘說著當年的激情與悲壯。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碑斎w學員來到湖南黨史陳列館,立體、生動、形象地回顧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湖南英勇奮斗的光輝歷史,深受鼓舞和震撼。隨后來到紅色故事會專場,聆聽向警予、左權、陳能寬、王新法、張超的經典故事和英雄事跡,感受革命、建設、改革開放時期,共產黨人對初心的堅守,對信仰的執(zhí)著。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來到田漢故居,聽長沙縣委黨校李陽岳老師講《國歌的力量》,詳細了解國歌的歷史由來,讀懂悟透國歌的精神內涵,矢志追求國歌的永恒價值。李老師說:“國歌不止是一首歌,是來自歷史的回響,是居安思危的沖鋒號,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員令?!焙纹淇犊ぐ?,何其振聾發(fā)聵。整節(jié)課程,在嘹亮的國歌聲中結束。
撫今追昔,歲月難忘。踏著紅色足跡,與革命歷史深情對望,無疑是為了讓全體學員了解過去、觸摸歷史,在內心激發(fā)認同、產生情感共鳴,從而獲得砥礪前行的無窮動力。因此,當省委黨校副校長吳傳毅講授《新時代黨員干部要敢擔當有作為》時,全體學員均表示,“一定把韶山精神和共產黨人優(yōu)良傳統(tǒng),把這粒紅色種子蘊藏心中、融入血脈,讓其頑強不屈地生長,牽引青年黨員同志們‘爬雪山’‘過草地’,勇擔當、善作為,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p>
培訓期間,全體學員還考察參觀了湘窖酒業(yè)非公企業(yè)黨建教學基地,并與企業(yè)管理人員深入座談交流。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