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觀一直以來都是中小學教師資格科目一(綜合素質)的重要考點,從往年的考試情況來看,學生觀主要以單選題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進行考查。所以今天帶領大家回顧下學生觀的知識點,并總結一下學生觀材料分析題如何做答。
一、“以人為本”學生觀的內涵
堅持以人為本,必須以學生作為教育活動的出發(fā)點。以人為本學生觀的核心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1.學生是發(fā)展的人
(1)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
(2)學生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p>
(3)學生是處于發(fā)展過程中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
(1)學生是完整的人
(2)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
(3)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1)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3)學生是責權的主體
二、“以人為本”學生觀材料分析題的答題思路
答題思路主要按照總-分-總的形式作答,先總的評價一下材料中的行為,再分說做到了或者違背了哪些理論,最后總結如何進行,在分述的時候可以按照“理論+解釋+結合材料分析”的格式進行作答。
三、考題再現(xiàn)
1.材料
調入特殊教育學校不久,李老師便組建了“學生啟明藝術團”,組織學生學習聲樂、器樂等,面對家長們的不解和質疑,李老師誠懇地解釋道:“音樂也許不能成為他們謀生的手段,但一定能讓他們的世界豐富多彩?!崩罾蠋熇谜n余時間耐心細致地指導學生唱歌和朗誦,還多次邀請校外專家教他們拉二胡、吹葫蘆......孩子們的藝術天分逐漸顯現(xiàn)。
因為身體的缺陷,媛媛郁郁寡歡、不太合群。自從參加藝術團后,媛媛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聽歌、學歌幾乎成了她課余生活的全部。李老師發(fā)現(xiàn)后,便幫助她訓練氣息、矯正發(fā)音,媛媛的演唱水平大幅度提高,性格也逐漸開朗起來。
孩子們舉手投足間小心翼翼、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盲態(tài),李老師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萌生了一個想法:開設形體訓練課,練習坐姿、立姿、走姿,幫學生塑造形體。因為生理缺陷,同學們只能通過觸摸來感知肢體動作,李老師就讓學生觸摸她的肩部、頸部、背部和腰部,體會頭正、胸挺、腰直的感覺。漸漸地,孩子們改變了先前的盲態(tài),走路變得昂首挺胸、洋溢著自信了。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學生觀的角度,評析李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1.【參考答案】
材料中李老師的行為符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的要求,是值得肯定和借鑒的。
(1)學生是發(fā)展的人。學生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埽冒l(fā)展的觀點認識學生。材料中,李老師相信殘疾學生也是具有潛能的,處于發(fā)展過程中,沒有放棄他們,而是針對殘疾學生,長善救失,揚長避短,從而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藝術關分,引導學生成長。這體現(xiàn)了李老師踐行了學生是發(fā)展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具有個性差異。材料中,李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藝術天分,更是發(fā)現(xiàn)媛媛等學生的一些特點,從而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教育,充分做到了因材施教。這體現(xiàn)了李老師踐行了學生是獨特的人。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的人。學生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是學習的主體,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勢利導。材料中,李老師尊重殘疾學生,并沒有強制要求,而是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成長,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這體現(xiàn)了李老師踐行了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作為一名老師,應該以李老師為榜樣,積極踐行“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