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職業(yè)理念是??贾R點,占比22%,主要以理解類的單選和案例分析題出現(xiàn)??v觀歷年考試情況,學生觀考查頻率最高。因此,需要考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學生觀的相關內容。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塊的內容。
一、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堅持以人為本,必須以學生作為教育活動的出發(fā)點。以人為本學生觀的核心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一)學生是發(fā)展的人
1.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
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有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別差異性。
2.學生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堋?/p>
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是有培養(yǎng)前途的,是追求進步和完善的,是可以獲得成功的,因而對教育好每一個學生應充滿信心。
3.學生是處于發(fā)展過程中的人。
作為發(fā)展的人,也就意味著學生還是一個不成熟的人,是一個在教師指導下正在成長的人。
(二)學生是獨特的人
1.學生是完整的人。
學生是完整的人。學生并不是單純的抽象的學習者,而是有著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
2.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
教育的生機和活力,就在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康發(fā)展。它也是學生自身發(fā)展的落腳點和最終體現(xiàn)。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克服按照統(tǒng)一標準和尺度去衡量學生,追求完全趨同,整齊劃一的弊病,根據(jù)學生各個方面的情況進行因材施教。
3.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學生和成人之間是存在很大差別的,學生的觀察、思考、選擇和體驗,都和成人有明顯不同。
(三)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1.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3.學生是責權的主體。
學生在教育系統(tǒng)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權利并承擔著一定的法律責任,也承擔一定的倫理責任和享受特定的倫理權利,學校和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引導學生學會對學習、對生活、對自己、對他人負責,學會承擔責任。
【案例】崔老師真是一個“懶”老師!
就說作文課吧,很多老師都有不成文的程序。首先,來個開場白,接著念幾篇范文,發(fā)一通評論,再布置一篇作文,附帶一堆提示……崔老師卻不這樣,他經(jīng)常找一些文章,說閱讀對于寫作很重要,要大家自主閱讀,然后叫大家交流閱讀感想。同學們往往爭得面紅耳赤,忙得不亦樂乎,他卻顯得逍遙自在。在此基礎上,學生順利地完成作文。崔老師真懶!
崔老師建議同學們自主評選“班級之星”,并走“星光大道”。班上41個同學,同學們都說自己能
評“星”,紛紛上臺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最后居然評出了各種各樣50顆“星”,他也沒有反對。
崔老師負責學校宣傳欄。起初,他叫幾個能寫會畫的同學幫忙,后來竟把組稿、繪畫、編排等工作全交給同學們。最要命的是,他自己不做,居然還要求大家每次必須有新意、有亮點,大家絞盡腦汁,他最多只在關鍵時點撥一下。有時大家忙活了半天,他只說一句,“哎,還是沒有新意?!蓖瑢W們又得想辦法。時間長了同學們發(fā)現(xiàn)自己很有進步。
問題:請從學生觀的角度,評析崔老師的教育行為。
【參考答案】
崔老師的教育行為是恰當?shù)?,遵循了“以人為本”學生觀的相關要求,值得其他老師學習。
首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發(fā)展的人,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材料中,崔老師放手讓學生做,作文課自主閱讀,溝通交流閱讀感想,完成作文。學生們還一起想創(chuàng)意、亮點,通過這些實踐鍛煉不斷地成長進步。
其次,“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獨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獨特性。材料中,班級學生自主評選班級之星,每名學生都被評上了“星”,展現(xiàn)出了學生各種各樣不同的風采。
再次,“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獨立意義的人,是不以教師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材料再次,“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獨立意義的人,是不以教師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材料生們要有創(chuàng)意、有亮點,自己從旁指導,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向崔老師學習,不包辦代替,相信學生的能力,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