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牧羊用來比喻高貴的愛國精神,同時它也可以用來比喻我們要經得起考驗和艱辛,意志堅定再難的事情都會成功。蘇武牧羊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該詞可見于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蘇武牧羊的寓意是為了堅持氣節(jié),面對威逼利誘也不屈服。蘇武牧羊原本指蘇武寧死不屈,即使在邊塞牧羊多年,也不投降匈奴的典故。
蘇武牧羊這個故事講的是蘇武在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jié)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
衛(wèi)律知道蘇武終究不愿意投降,報告了單于。單于于是越發(fā)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給他吃的喝的。
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饑,幾日不死。匈奴人認為這很神奇,就把蘇武流放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產了奶才能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莸确謩e安置到別的地方。
蘇武被流放到北海后,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jié)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于系在節(jié)上的牦牛尾毛全部掉落了。
蘇武牧羊典出
《漢書.蘇武傳》: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氈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始得歸。別其官屬?;莸?,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
蘇武牧羊譯文
衛(wèi)律知道蘇武終究不愿意投降,報告了單于。單于于是越發(fā)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給他吃的和喝的。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饑,幾日不死。
匈奴人認為這很神奇,就把蘇武流放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產了仔才能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 蘇武被流放到北海后,因為糧食運不到,所以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朝皇帝賜予使臣的節(jié)仗牧羊,無論是睡覺、還是起來都拿著,以至于系在節(jié)仗上的節(jié)旄都全部掉落了。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數(shù)據僅供個人學習參考。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