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無故不會轉,它內部沒有動力!現(xiàn)地球之所以24小時自轉一周,是因為它在以每小時10萬多公里的速度繞日公轉,且途中遇到太陽風的側面推力,使高空產生等離子西風環(huán)流,高空西風又推動地面西風和向東涌的洋流。
1、長期減慢。
這種變化使日的長度在一個世紀內大約增長1~2毫秒(約合每35000年增長1秒),使以地球自轉周期為基準所計量的時間,2000年來累計慢了2個多小時。引起地球自轉長期減慢的原因主要是潮汐摩擦??茖W家發(fā)3.7億年以前的泥盆紀中期地球上大約一年400天左右。這就導致了每天時間不斷增加,而每年的天數不斷減少。據推算,二億年后,一年僅有三百天,一天會變成三十小時。
2、周期性變化。
20世紀50年代從天文測時的分析發(fā)現(xiàn),地球自轉速度有季節(jié)性的周期變化,春天變慢,秋天變快,此外還有半年周期的變化。周年變化的振幅約為20~25毫秒,主要是由風的季節(jié)性變化引起的。
3、不規(guī)則變化。
地球自轉還存在著時快時慢的不規(guī)則變化。其原因尚待進一步分析研究。
地球自轉減慢還與人類的活動有很大的關系,特別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發(fā)射,其反作用力讓地球自轉直接變慢,根據動量守恒的原理,這種因素應該是造成地球自轉變慢的最主要原因了。所以人類為了地球的安全,發(fā)射的衛(wèi)星不應該再借助地球自轉的動量。
地球為什么會自轉
地球膨裂說認為,太陽系是一個旋轉體,因為地球外側的公轉半經大于地球內側的公轉半經、地球比較均勻內外側質量相等、假設太陽系是鋼體所以內側和外側的角速度相等,所以根據角動量公式L = mr2ω我們可以看出,地球外側的角動量大于地球內側的角動量。因為太陽系不是鋼體,地球處于懸浮狀態(tài),所以地球就在地球外側的角動量大于地球內側的角動量的作用下,地球外側的角速度大于了地球內側的角速度,根據牛頓物質慣性定律,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其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屬性——慣性,地球就開始了始終自西向東自轉。這就是自轉的物體產生公轉,公轉的物體產生自轉(在懸浮條件下)的自然界的普遍定律,只不過人們還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普遍定律而已。
地球膨裂說認為,既然地球自轉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形成的,這就也是說地球自轉的能量來自圍繞太陽的公轉。
地球為什么會圍繞太陽公轉呢?地球膨裂說認為,太陽系是原始太陽爆炸形成的。46億年前,太陽因內部的核聚變而發(fā)生爆炸,飛出許多熔融的火球,這些熔融的火球冷卻后形成了行星、小行星、衛(wèi)星、月亮、慧星和行星帶,地球就是其中之一。一些大的火球在冷卻的過程中,由于受到表面張力的作用,形成了球形。一些小的火球來不及收縮成球形,而冷卻成了不規(guī)則的形狀,形成了火星和木星間的小行星帶、小行星。一些小一點的火球在飛離太陽時由于離大火球較近而被“俘獲”,形成了大火球的衛(wèi)星。
地球是太陽發(fā)生爆炸飛離太陽的,地球從爆炸點開始一方面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飛離太陽,另一方面因為太陽在自轉,在太陽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圍繞太陽公轉。因此也可以說地球自轉的能量來自于太陽自轉能。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數據僅供個人學習參考。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