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稱霸的是齊桓公.齊是太公呂尚的封國,其歷代君主致力于整頓政治,發(fā)揮濱海魚鹽的優(yōu)勢,提倡家庭紡織業(yè),發(fā)展商業(yè)和手工業(yè),使其國力逐漸發(fā)展起來.齊桓公(前685-前643在位)。
1、齊桓公: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
尊王攘夷: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齊桓公召集諸侯國在葵丘會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參加,正式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2、宋襄公:公元前650~公元前637。
春秋大義: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齊桓公死后,齊國發(fā)生內亂,宋襄公率領衛(wèi)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里應外合,擁立齊孝公,宋襄公因此聲名鵲起。
3、晉文公: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
制霸中原:公元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晉文公請來周襄王,并召集齊、宋等國在踐土和諸侯會盟。史稱:“踐土會盟”。周天子策封晉文公為“侯伯”(諸侯之長),并賞賜他黑紅兩色弓箭,表示允許他有權自由征伐。晉文公正式成為霸主,開創(chuàng)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yè)。
4、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
稱霸西戎:生卒于公元前682年—前621年。秦穆公達成秦晉聯(lián)盟后,逐漸滅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國家12個。秦穆公對戎人的勝利,周王特加祝賀,并賜金鼓,希望他擂鼓繼續(xù)向戎人進攻;周襄王時出兵攻打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辟國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日后秦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石。
5、楚莊王:公元前613 年~公元前591。
問鼎中原: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公元前598年,楚莊王率軍在邲(今河南鄭州)與晉軍大戰(zhàn),打敗晉軍。中原各國背晉向楚,楚莊王開始成為中原霸主。
春秋五霸中對比來看,最厲害的霸主當屬晉文公,晉文公稱霸之時晉國的東面有老牌霸主齊國、西面是雄心勃勃的秦國、南面則有強大的楚國,北面還時有山戎等族的侵擾,在那樣的地域條件和外部環(huán)境下晉國的霸業(yè)維持了近百年,實力不濟的話是不足以獨霸中原那么長時間的。
但就影響力而言,春秋五霸中是齊桓公對中原諸國和整個春秋時代的影響更大一些,畢竟霸主時代的序幕是由他拉開,他的某些行為和做法直接成為了后幾代霸主們稱霸之時的參照藍本和比較對象。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數據僅供個人學習參考。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