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是從西漢開始的。據史料記載,絲綢之路始于漢代,繁榮于兩漢時期,為西漢著名外交家張騫率先開辟。相傳建元二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以匈奴人為向導,率領一百多人的車隊出使西域,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史可考的規(guī)模巨大的外交活動。
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是長安,終點站在羅馬。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起源于西漢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東漢時期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洛陽。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絲綢之路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絲綢只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貨物。絲綢之路開創(chuàng)性的打通了東西方通道,首次構建世界交通路線大網絡,促進了東西方商品經濟的交流,推動了東西方的科學技術傳播。隨著時代發(fā)展,絲綢之路成為古代中國與西方所有政治經濟文化往來通道的統(tǒng)稱。
絲綢之路所經重要城市:西安、寶雞、西寧、天水、定西、平涼、蘭州、武威、張掖、嘉峪關、敦煌、哈密、烏魯木齊、石河子、伊寧、樓蘭、吐魯番、庫爾勒、庫車、阿克蘇、若羌、且末、和田、葉誠、喀什。
最經典的陸上絲綢之路,向西需要經河西走廊,過西域三十六國,過康居、大宛、大夏,過安息、條支后至大秦,今天大概就是陜西、甘肅、新疆、中亞五國、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希臘、意大利等國。
陸上絲綢之路在不同時期還有不同的支路,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數據僅供個人學習參考。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