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斷山脈是中國地勢的第一、第二階梯的分界線,同時也是青藏地區(qū)與南方地區(qū)的分界線。橫斷山脈是位于中國的一個重要地理分界線,它將中國的地形分為兩個主要的階梯: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
橫斷山脈,亦稱橫斷山系、橫斷山區(qū),是世界年輕山系之一,中國最長、最寬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區(qū),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為川、滇兩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qū)東部南北向山脈的總稱。因“橫斷”東西間交通,故名。其范圍界限有“廣義”和“狹義”之說,按“廣義”說,介于北緯22°~32°05′,東經(jīng)97°~103°,即東起邛崍山,西抵伯舒拉嶺,北界位于昌都、甘孜至馬爾康一線,南界抵達中緬邊境的山區(qū),面積60余萬平方千米。境內山川南北縱貫,東西駢列,自東而西有邛崍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礱江、沙魯里山、金沙江、芒康山、瀾滄江、怒山、怒江和高黎貢山等。
橫斷山脈氣候上受高空西風環(huán)流、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風環(huán)流的影響,冬干夏雨,干濕季非常明顯,一般5月中旬~10月中旬為濕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以上,不少地區(qū)超過90%,且主要集中于6、7、8三個月;從10月中旬~翌年5月中旬為干季,降雨少,日照長,蒸發(fā)大、空氣干燥。氣候有明顯的垂直變化,
高原面年均溫14~16℃,最冷月6~9℃,谷地年均溫可達20℃以上。南北走向的山體屏障了西部水汽的進入,如高黎貢山東坡保山,年降水量903毫米左右,年均相對濕度70%,西坡龍陵分別為2595毫米左右和83%。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僅供個人學習參考。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