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策3+1+2的“3”指的是:語文、數學、外語,這三門科目考試參加統(tǒng)一高考,“1”指的是:物理和歷史,考生必須從物理和歷史兩個科目中選擇一科,“2”指的是:考生從化學、生物、地理和政治四門科目中選兩門,選考由各省命題,通過等級賦分的方式,將賦分后的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1)物理+地理+生物選科(適合偏理科學生的3+2+1組合)
這個學科組合,報考范圍相對較廣,可供考生選擇的余地大。三門學科需要背誦的知識點不如政治和歷史那么多,但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相對于物理、化學、生物三科組合來說,難度沒那么高。
(2)歷史+生物+地理選科(適合偏文科學生的3+2+1組合)
生物和地理兩個學科,沒有時事熱點的考查,且沒有不容易得分的主觀題,賦分難度低一些,這兩科比較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組合方式沒有傳統(tǒng)政史地文科的學習難度,且專業(yè)報考覆蓋率可達77.8%,對于理科薄弱想學文科的考生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排除自己不擅長的科目,選擇優(yōu)勢科目
高考改革之后,最終成績是按等級賦分來確定,比如卷面成績?yōu)?0分,若在全省的排名比例是1%,那么最終成績就是100分。所以,高考選科選擇考生比較擅長的科目,對最終成績會更有優(yōu)勢。
高考選科在學科成績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至少保證物理、化學二選一。否則選擇專業(yè)的余地會非常小。同時歷史、地理、政治相對選科范圍較小,原則上不建議學生全部選擇這3科。
2、需了解各大學同一專業(yè)選考科目的不同
根據“職業(yè)——專業(yè)——選科”這條主線選擇科目。如果不想讀工學專業(yè),物理可以不選;選考歷史、地理、政治三門,是絕對不能讀醫(yī)學專業(yè)的。
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yè)的考試科目要求不一樣,學生根據要報考的院系和專業(yè)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選擇自己的高考選科科目。這里需要強調一下,各個學校同一個專業(yè)其選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如臨床專業(yè):上海交通大學高考選考科目是化學和物理;南開大學選考科目是化學和生物;南京大學選考科目是化學、生物、物理。所以考生在高考選科的時候一定要對每個學校各專業(yè)的選考科目都要進行了解。
此外,還有很多因素可以參考,這些要結合在一起看,才能方便自己選出更適合自己的高考科目。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數據僅供個人學習參考。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