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梅殷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寧國公主(1364年-1434年9月7日),明朝公主,明太祖朱元璋嫡長女,母為孝慈高皇后馬氏,懿文太子朱標同母妹。
在《明史》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
明太祖朱元璋十六個駙馬中,他特別喜歡開國功臣汝南侯梅思祖之侄,梅殷。他是一個善良、謹慎之人,平時擅長騎馬射箭,朱元璋就曾稱贊過他。到了洪武十一年的時候,朱元璋就把自己的大女兒寧國公主許配給了梅殷,以至于,明朝的官員對這位受寵的駙馬非常尊敬。
在朱元璋去世前,他擔心自己兒子們會爭奪皇位,而孫子朱允炆卻無法對抗那些強勢的叔叔,所以,他把梅殷叫到自己身邊請他輔佐新皇帝。朱允炆在登基之后,對梅殷也是非常器重。當朱棣以清君側(cè)的方式,發(fā)動靖難之役的時候,他就派梅殷率領(lǐng)著四十萬的軍隊,去保衛(wèi)淮安。
建文四年的時候,朱棣不僅擊敗了建文帝,還俘虜了建文帝手下的諸多將領(lǐng),然后,就派遣使臣以入京上香的名義試圖讓梅殷放行。但是,梅殷拒絕了朱棣的借口,他告訴使者:關(guān)于進香這件事,明太祖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就早有禁令,所有想要違背禁令的人都是不孝之人。
朱棣聽了梅殷的話之后非常生氣,于是,他寫信告訴梅殷:自己發(fā)兵清君側(cè)是順應(yīng)天命,不是人力就可以阻止的。根據(jù)《明史》的記錄,梅殷駁回了這一說法:“留下你的嘴為殿下說君臣大義?!敝扉σ虼司透由鷼饬?。
朱棣怕夜長夢多,也不愿與梅殷過多的糾纏,就繞過淮安進入到了南京。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梅殷卻沒有派兵去救援,也沒有派兵攔截朱棣。關(guān)于這段史實,在歷史上,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些人說梅殷是一個忠君愛國之人,另一些人則說梅殷是一根墻頭草。
在建文帝消失之后,朱棣強迫寧國公主咬破手指給梅殷寫下了一封血書,內(nèi)容就是:讓梅殷趕快回京。梅殷與寧國公主之間有著深厚的感情,梅殷看到寧國公主的血書之后,更是淚流滿面非常傷心。不過,在梅殷安靜下來之后,他首先詢問的是建文帝的情況。
使臣對于建文帝的情況,只說了兩個字:“死了。”梅殷聽到之后,嘆了一口氣,說道:“君亡與亡,君存與存,吾姑忍俟之。”
顯然,梅殷知道建文帝的情況之后,知道自己現(xiàn)在到京城就是羊入虎口。
寧國公主,作為朱棣的妹妹,在理論上是不會有生命危險的。梅殷不放心寧國公主,于是,他就放下了手中的權(quán)力,選擇與使臣一起進京。俗話說,人生有諸多的不如意,也有諸多的坎坷,當你在最落魄的時候,才知道誰才是最在乎你的人。世事難料,轉(zhuǎn)眼間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很久,梅殷深知自己愧對朱元璋的囑托。
在建文帝失蹤之后,梅殷不僅沒有什么具體的行動,也沒有以身殉國。對此,他感到非常的慚愧,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表現(xiàn)出一副憂郁的樣子。因為,梅殷羞辱過朱棣,所以,朱棣對梅殷非常的不滿,經(jīng)常派人去他家監(jiān)視。到了永樂二年的時候,有人說梅殷培養(yǎng)了大批殺手,還與秀女劉氏勾結(jié),詛咒朱棣。
隨后,朱棣就派人檢查了梅殷的儀仗隊,還讓錦衣衛(wèi)把梅家的人都押送到了遼東。誰知,朱棣派出的出人辦事無能,很快這件事就傳到了梅殷和寧國公主的耳朵里。
不久之后,都御史陳瑛就上奏朱棣,彈劾梅殷:“私藏外人,招納亡命之徒,意圖圖謀不軌?!钡?,都被梅殷一一駁回,說:“這都是誣陷,都是胡亂捏造的事情?!弊罱K,這些人抓不住梅殷的把柄,就只能搞暗殺。第二年,梅殷入朝經(jīng)過一座橋的時候,就被有心之人看到,便將其推到水中淹死了。面對突如其來的生離死別,真的讓人不知所措。
寧國公主深知梅殷的死與朱棣有關(guān),但是,她卻接受不了這種痛苦的現(xiàn)實。于是,她就跑到皇宮之中,拉著朱棣的衣服,淚流滿面地詢問丈夫的下落。朱棣看到自己的妹妹如此傷心,只能安慰她,并告訴寧國公主:“自己會徹查此事?!辈痪弥螅级骄徒野l(fā)了害死梅殷的人:譚深、趙曦,朱棣便把這兩個人斬首并抄沒家產(chǎn)。
但是,都知道,這兩個人就是替罪羊,也是政治的犧牲品。
后來,朱棣不僅讓梅殷的兩個兒子做了官,還為了掩人耳目,給梅殷舉辦了隆重的葬禮,并謚梅殷為“榮國公”,又進封寧國公主為寧國長公主。但是,即使給再多的補償,也難以消除寧國公主的喪夫之痛?
其實,朱棣的性格最像朱元璋,而朱元璋之所以傳位給自己的孫子朱允炆,就是因為對馬皇后的情誼。但是,情誼歸情誼,一個國家想要發(fā)展,想要強大,必須得有一個有作為的統(tǒng)治者。而朱元璋選擇的朱允炆,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都不如朱棣,這可能也是朱元璋的無奈。不過,有句話說的好,“人在做,天在看”,可能朱棣對于自己的這種做法也是有所忌諱的。
所以,在朱棣遷都北京之后,他就命人鑄造了舉世聞名的“永樂大鐘”。銅鐘懸掛在大鐘樓中央巨架上,通體褚黃,高6.75米,直徑3.7米,口外徑3.3米,重46.5噸,并且,有二十三萬多字的佛經(jīng)鑄在鐘上。據(jù)清朝史料記載:朱棣鑄造這口布滿經(jīng)文的大鐘,其實,就是為了懺悔,就是為了向自己曾經(jīng)的行為謝罪。
如果這是真的,那么,寧國公主會不會有些欣慰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