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教案各種各樣的紙篇一1、學習用連貫得語句清楚地表達畫面得內容。
2、觀察昆蟲的居住環(huán)境。
1、課件―昆蟲
2、捕蟲網、飼養(yǎng)箱、工具書、菜園。
3、事先到附近觀察地形。
一、復習掛圖《昆蟲大集合》,與幼兒交流分享曾經接觸昆蟲的經驗,并請幼兒回答:
1、還見過哪些昆蟲?
2、昆蟲長什么樣子?
3、它們會做些什么事?
4、通常在哪里可以看到?
二、與幼兒一起看掛圖《觀察昆蟲》的畫面,了解戶外觀察鷹注意的事項,激發(fā)幼兒到戶外觀察的興趣。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
2、鼓勵幼兒根據事情的前 后順序,用連貫的語句清楚表達畫面內容。
可通過提出問題進行引導:觀察前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
觀察時可以做些什么事?要注意什么?
三、組織幼兒到戶外觀察。
1、觀察前將幼兒分組,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仔細觀察,并小心愛護昆蟲。
2、視當時的情況,捕捉幾只容易飼養(yǎng)的昆蟲放在飼養(yǎng)箱中帶回教室。
四、與幼兒分享觀察的經驗,并請他么說一說:
1、你找到了什么昆蟲?在哪里找到的?
2、引導幼兒根據觀察到、捕捉到的昆蟲,大膽提出問題,并把幼兒的問題制作成海報。
中班科學教案各種各樣的紙篇二1、經過有序探索、自由發(fā)現,讓幼兒感知磁性這一科學現象,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興趣和探索本事。
2、引導幼兒運用討論、交流等方式進行研究,體驗與同伴探索交往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幫忙別人的品質。
1、磁鐵若干,各種試驗材料(鈴鐺、木塊、布條、釘子、曲別針、夾子等)若干,
2、小貓頭飾、釣魚桿、小魚若干條,錄音機,磁帶。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扮貓媽媽,邀請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在音樂伴奏下進入教室。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請幼兒打開禮物,幫貓媽媽尋找禮物中的秘密。
2、幼兒交流自我的新發(fā)現,認識磁鐵。
3、幼兒動手把禮物中能被磁鐵吸引的物品放到小桶里,
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磁鐵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4、得出結論:磁鐵只能吸引鐵制品。
三、合作探究,了解磁鐵的特性。
1、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哪些物品能被磁鐵吸引。
2、啟發(fā)幼兒用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撿起撒在地上的針。
四、游戲—釣魚。
在音樂伴奏下,來到池塘幫貓媽媽釣魚。
設立科學發(fā)現角,利用磁鐵發(fā)現更多的秘密。
中班科學教案各種各樣的紙篇三1、了解花生的組成結構,認識花生的生長過程。
2、學習從內向外有序的觀察。
3、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對花生的認識。
ppt課件,每組準備一小筐花生,電腦,布袋(內裝花生),各類花生制成的食品。
:中班科學課件《認識花生》ppt課件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布袋):“我的袋子里有一樣東西,我要讓你們來摸一摸,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是什么?”
2、個別幼兒上臺隔著布袋摸一摸并說出自己的猜測。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猜測及理由。
3、教師倒出布袋中的東西證實幼兒的猜測結果。根據幼兒猜測的理由初步印證花生的外部特征。如:硬硬的、麻麻的不光滑。等等。
二、幼兒進行探索活動。
1、探索花生的外部特征。
(1)每桌發(fā)放一筐花生。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拿到的花生的外型特征。幼兒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發(fā)現。
教師:“每人拿出一顆花生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先看看花生長的什么模樣?”
教師:“花生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教師:“最后我們來聞一聞,花生是什么味道?”
2、探索花生的內部特征。
(1)教師:“花生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幼兒回答)“是你猜的,還是你看到的?”“怎樣打開花生?”(幼兒說出自己的方法)
(2)剝開花生。
教師:“用你自己的方法打開花生,并仔細觀察花生內部特征。”
教師巡視幼兒活動情況并給予適當指導。
(3)教師小結觀察結果。
教師播放花生圖片,再結合幼兒的觀察結果,進行總結發(fā)現其內部的花生粒是紅色的,并且個數不同,有1個、2個、3個的還有4個的和一粒也沒有的。
三、利用課件集體觀察花生剝開后的各部分及生長過程。
1、教師對照花生的實物從外向內介紹花生。
2、教師:“花生是生長在哪里的?”(幼兒回答)
3、教師出示花生的生長過程的圖片。
教師對照圖片向幼兒介紹花生的生長過程。以及根據花生的結果實時的特點,向幼兒介紹花生又叫“落花生”。
四、討論了解花生的用途。
1、教師:“人們很聰明,不僅知道花生可以吃,還把花生制成了各式各樣的美味食品。你知道花生以做什么食品呢”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看到的、吃到的花生制品。
2、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花生的藥用價值。如:花生紅皮可治療貧血、胃不好的人常吃花生可以養(yǎng)胃等等。
中班科學教案各種各樣的紙篇四1、萌發(fā)孩子用心參與探索活動的興趣。(重點)
2、引導幼兒了解蠟不吸水的特性比較發(fā)現經特殊加工后紙杯功用。(難點)
1、三個大水盆裝滿水,紙、筆若干。每組一個一次性紙杯裝上水。
2、幼兒每人事先折好一個小船。
(一)玩紙船。“請小朋友看看教室里有什么?”(水盆,水盆里有水)“你們想玩嗎?想想你要怎樣玩?!庇變河懻摵笞杂蛇x取地方玩。提問:
a你是怎樣玩紙船的?
b你的紙船怎樣了?
c你發(fā)現了什么?
小結:蠟不喝水,蠟涂在紙上就好像給紙穿上了一件雨衣,能夠保護紙的。
(二)折紙杯。教師出示一個紙折的杯子,讓幼兒觀察。
提問:
a你覺得這個紙杯能裝水嗎?
b你有什么辦法能夠讓紙杯不漏水。
幼兒自由討論后進行操作。小結:蠟涂的厚薄均勻與否會影響效果,涂的厚均勻的不會漏水反之就要漏水。
(三)發(fā)現紙杯的秘密。教師出示另一種一次性紙杯,讓幼兒比較發(fā)現他們的不同,然后揭曉紙杯的秘密。
(四)延伸。生活中這樣的現象還有很多,請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我們下次再來做實驗。
中班科學教案各種各樣的紙篇五一、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多種多樣的服裝。
1、了解不同面料的服裝。
教師:請你介紹一下你自己帶來的衣服,說出服裝的名稱。
3、先讓幼兒向同伴介紹,然后在集體面前向大家介紹。
4、教師小結:我們在一年四季中,都需要穿服裝。在冬天穿的衣服叫冬裝,冬裝的衣料以毛和棉為主,有毛衣、皮衣、棉襖等,具有保暖作用;夏天穿的服裝叫夏裝,夏裝的衣料比較薄,透氣性較好,穿在身上比較涼爽,有裙子、短袖、短褲等;在春天或秋天穿的衣服叫春裝或秋裝,也叫春秋裝。
二、觀看ppt,了解各種各樣的服裝。
1、師談話:今天小朋友們帶來的都是我們平常會穿到的衣服,老師還帶來了一些平常我們不大會穿到的衣服,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集體觀看ppt,了解唐裝、表演服、舞蹈服等特殊的服裝。
3、提問:你們覺得這些衣服有什么不一樣?漂亮在哪里?
4、引導幼兒就服裝的顏色和花紋來進行介紹。
5、原來服裝有很多,服裝是各種各樣的,有唐裝、中山裝、舞蹈服裝等等,都很漂亮。
三、集體游戲:服裝歸類
1、介紹游戲玩法。
2、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啟發(fā)幼兒分別將夏裝、冬裝、春秋裝放進行分類,看誰放得對。
3、幼兒集體進行操作。
4、講解幼兒操作情況
中班科學教案各種各樣的紙篇六1、復習圖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學習按圖形特征進行分類。
2、產生對圖形的認知興趣。
3、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1、顏色、大小、形狀不同的圖形胸卡若干。
2、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小卡片若干。
3、"家"四個(家門分別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1、播放音樂《我想有個家》,教師和幼兒手牽手輕輕走進活動室,幼兒排成兩排坐在小椅子上。
2、教師提問:剛才這首歌好聽嗎?(好聽)你們知道他們的名字嗎?(不知道)老師告訴你們:這首歌的名字叫《我想有個家》。
3、小朋友你們都有自己的家嗎?(有)你們認識自己的家嗎?(認識)可是今天有幾個小寶寶不認識自己的家了,他們正著急地哭呢?小朋友咱們來看看是誰?(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圖形)原來是這些圖形寶寶不認識是自己的家了,小朋友咱們應怎么辦呢?(幫他們找到家、把他們送回家)那你們認識它們的家嗎?(出示圖形寶寶的房子)請幼兒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寶寶把它送回自己的家。(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有沒有小朋友把圖形寶寶送錯了家的)
4、圖形寶寶為了感謝小朋友他們給小朋友變了個魔術。(出示圖形拼貼畫兩幅,引導幼兒說出每種物品是有那幾種圖形寶寶變成的)
5、圖形寶寶不僅給小朋友變魔術,他們還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游戲,小朋友你們喜歡玩游戲嗎?(喜歡)
6、每個幼兒的胸前都貼有一個圖形寶寶的胸卡,教師引導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引導幼兒找相同的圖形寶寶做朋友。
引導幼兒到外面和圖形寶寶玩其它的游戲。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科學教案各種各樣的紙篇七1.視頻2.彩繩1根、正方形、圓形"餅干"若干。
1.學習將圓分成相等的兩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發(fā)展觀察和比較能力。
3.萌發(fā)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1.今天高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有趣的故事,請你們在看故事的同時,想想兩個問題:
(1).故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看完故事,師: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幼:兩只笨熊在分面包。
師:后來呢?
幼:被狐貍吃了很多。
師:總結:哦,他們沒有分成大小一樣的面包。
幼:就從中間剪。
師:好,那你來操作一下。
幼指著繩子:就是這里。
師:你用手比劃,老師來剪。
幼:隨便指個地方比劃剪。
師:把繩子折起來問:這樣是一樣長嗎?
幼:不是。
師:那怎么樣剪才能剪成一樣長短的繩子呢?
幼兒再次嘗試。
師:你是怎么把它分成相同的2段的呢?
幼兒說完教師總結:兩端相對,從中間對折就可以把一根彩繩分成2根長短一樣的彩繩。
幼兒進行操作。
師:這兩半大小一樣,形狀相同嗎?
幼:是的。
師:你是怎么觀察他們是大小一樣,形狀相等的?
幼兒說完教師總結:從中間對折,分開的兩個形狀能完全重合。
師:引出2等分的概念:二等分就是把一個物體分成大小相同,形狀一樣的2個部分。
幼兒探索將不同的圖形進行2等分,進一步感知2等分的含義。
正方形:對折可以得到2個長方形(請幼兒演示)教師請幼兒繼續(xù)探索還有什么辦法?(有一塊正方形的餅干,但是兩個熊寶寶都喜歡吃三角形的餅干,怎么辦?)。
中班科學教案各種各樣的紙篇八晨晨小朋友帶回來一把與眾不同的“油紙傘”。它掛在教室里特別好看,孩子們問:“這是一把什么傘???”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設計了這一活動。引導幼兒了解不同傘的制作及特征,開拓他們的知識面。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油紙傘與一般用的傘不同之處。
2、知道油紙傘是一種傳統藝術的繼承。
3、萌發(fā)愛科學愛自然的情感。
1、收集各種不同的油紙傘。
2、有關油紙傘制作的cd碟。
3、把收集的圖片,文字資料貼在墻上,供幼兒觀察和欣賞。
1、教師出示油紙傘及一般的傘,讓幼兒自由觀察及討論這兩把傘的不同之處。
2、教師小結幼兒討論的結果。
3、讓幼兒觀看油紙傘的工藝制作cd碟,讓幼兒帶者問題來觀看。
4、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所看到的,說說油紙傘與一般傘的不同,有什么特征?
5、自畫一幅美麗的油紙傘圖案。
幼兒對油紙傘美麗的圖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也知道油紙傘主要是用棉紙來繪畫的,它是一種手工制作過程,而一般的傘是機械制作過程。萌發(fā)了愛自然的情感和敢于探索的精神。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數據僅供個人學習參考。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