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北方傳統(tǒng)的“小年”,而大部分南方地區(qū)過小年是在明天,臘月二十四。俗語道:“臘月二十三,年貨囤滿園”,從小年開始家家戶戶開始“忙年”,趕年集、備年貨,掃塵迎新年。
祭灶神
人們對祭灶神這件事的重視程度,也蘊含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小年,是我們送灶王爺?shù)娜兆樱谀耆蛘叽竽瓿跷宓臅r候,還要迎灶神,俗稱“接灶”或“接神”。
掃塵土
每逢小年來臨,家家戶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干干凈凈迎春節(jié)。北方稱為“掃房”,南方也叫“撣塵”。
掃除塵土,擦洗器皿......這些事兒不妨讓孩子一起參與進來,既能讓孩子體會到勞動的樂趣,同時孩子更體會到“我是家里的一員”,家里自然更添“年味”啦!
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層芝麻,里邊是用麥芽糖凝固而成的,也叫麻糖。小年吃麻糖的習俗是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于是人民便敬獻祭灶,意為用糖糊住灶王爺嘴,上天后說些甜言蜜語。
南方小年在歷史上更為悠久,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南宋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中就有描述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情景。這一傳統(tǒng)在南方地區(qū)得到了延續(xù),成為了南方小年的日期。
而北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習俗主要起源于清朝。有一種說法是,清朝皇帝為了節(jié)省開支,在臘月二十三祭祀火神的同時也祭祀灶神。這一習俗逐漸影響了民間,形成了北方小年的日期。
另外,還有一句流傳很久的俗語:“官三民四船五”。這句俗語描述了古代過小年的時間安排,官宦之家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尋常百姓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水上船家在臘月二十五過小年。北方受到“官三”的影響較大,因此漸漸調整了小年的時間安排。
無論南北方小年的日期如何,人們都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表達對新年的眷戀。無論是北方的熱鬧喧囂,還是南方的溫馨祈福,都展現(xiàn)了濃濃的年味和對新年的期盼。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南北方的人們都能夠共同慶祝,共享幸福和快樂。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數(shù)據(jù)僅供個人學習參考。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