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是否真的“一言不發(fā)”?其實徐庶很能說!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歷史上的徐庶并非演義般神化,但其經(jīng)歷卻大體相同。去掉神話的外衣,徐庶的能力到底如何?諸葛亮北伐時對徐庶的一生哀嘆為何又成了千古謎團?且看刀掌門今日解讀。
徐庶,字元直。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生卒年不詳,有碑存于彭城。
徐庶幫助劉備打敗了曹仁,奪取了樊城。曹操知道后,派人偷偷地把徐庶的母親抓了起來,并把徐庶引誘到了許都。徐庶臨別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而徐母聽說徐庶被騙來到了曹操這里,憤而自殺。
然而,真實的故事又是如何呢?
曹操是在大軍南下時在當(dāng)陽打敗了劉備后才俘獲了徐母的,徐母也未聞自殺。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徐庶是在諸葛亮來了,并經(jīng)歷了當(dāng)陽之?dāng)『螅烹x開劉備投奔曹操的。這一出一入,對作者塑造人物形象起了很大的作用。
另外,單福這個名字其實是一個烏龍。
《魏略》中說“庶先名福,本單家子”,這個“單家”是說他出身寒微,并不是指徐庶原本是姓單人家的孩子。
裴松之在讀《三國志》后給徐庶做了一些批注,裴松之補充的徐庶大概有幾點,這里就不附錄原文了。第一,徐庶和孟公威,石廣元,諸葛亮一塊游學(xué),就是諸葛四友。這三個人讀書非常勤奮,學(xué)問非常精深,但是諸葛亮只看戰(zhàn)略方面。
諸葛亮認為他們只能做到刺史,郡守,自己能做什么官則笑而不答。諸葛亮認為徐、孟、石這三個人是一類,但是史書上關(guān)于孟公威和石廣元的記載就更少了,因此無法佐證徐庶是個什么樣的人。
太和二年(228年),諸葛亮率軍北伐,聽聞徐庶與石韜官職都不太高,于是感嘆道:“難道是魏國的謀士太多了嗎,為什么不重用徐庶與石韜兩人呢?”諸葛亮的感嘆至今讓人不解,因為在真實的歷史上,“劇本”有些不一樣。
那么在真實歷史上,徐庶的能力是否真的那么強?到了曹操身邊,他就真的一言不發(fā)嗎?
黃初四年(223年),曹操剛剛過世3年,曹丕繼位,徐庶在魏國被任命為右中郎將、御史中丞。想知道徐庶是否“一言不發(fā)”,那看看御史中丞是什么官。
同樣,這個官還是秦朝時期的發(fā)明。其實秦朝的統(tǒng)治體系基本都沿用到了隋朝之前,雖然官名時不時的會變化,但是職能大體相同。
中丞是臺、府的長官,御史其實不必過多解釋了,滿朝文武就屬這個人話最多。演義中說徐庶到了曹營“一言不發(fā)”那是純屬虛構(gòu)的,到了魏國尤其是曹丕時期,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話匣子。
徐庶在你的心里是什么樣子,也希望你能夠在下方評論區(qū)來給大家說說!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