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桂林理工大學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首要前提就是了解桂林理工大學是否開設了該專業(yè),根據以往桂林理工大學招生計劃信息來看,桂林理工大學招收過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考生,但是由于每年院校招生專業(yè)及招生計劃都會根據實際招生情況發(fā)生變動,所以往年的招生數據僅供參考,仍要以院校當年招生計劃為準。
下面是小編根據往年桂林理工大學招生數據整理的關于桂林理工大學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相關內容,有需要的考生可以查閱參考。
一、桂林理工大學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基本信息介紹
院校名稱:桂林理工大學
專業(yè)名稱:遙感科學與技術
專業(yè)代碼:081202
專業(yè)層次:普通本科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yè)介紹:
培養(yǎng)目標:本專業(yè)培養(yǎng)具備遙感科學、空間科學、電子科學、信息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基本知 識和基本理論,能在測繪、國土、國防、林業(yè)、農業(yè)、海洋、資源、環(huán)境、交通和規(guī)劃等領域從事傳感 器的集成與設計、遙感數據獲取與處理、專題信息提取、遙感數據建模與反演、數字化測繪和遙感 信息服務等方面的生產、開發(fā)、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并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復合型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yǎng)要求:本專業(yè)學生主要學習遙感傳感器原理、遙感對地觀測機理、遙感數據分析處理和 遙感技術應用等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遙感傳感器集成、遙感野外數據采集、遙感影像判讀 與解譯、遙感專題制圖、航空航天測繪、數據處理算法設計與實現、遙感應用綜合實踐等方面的基 本訓練,掌握遙感數據獲取、數據處理、數據分析、地形測繪、專題信息提取及應用的基本能力。
畢業(yè)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涉及的數學、物理、地理、電子、計算機、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學科 的相關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傳感器的集成、遙感對地觀測數據的獲取、遙感數據處理與分析、遙感數據的應用等 技術;
3.具有利用遙感數據進行專題信息提取、遙感數據建模與反演、數字化測繪和遙感信息服 務的初步能力;
4.熟悉測繪、遙感、航空航天和計算機等領域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知識產權、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 略等有關政策與法規(guī);
5.了解本學科相關領域的理論前沿和應用前景,能熟練閱讀本專業(yè)的英文技術文獻,具有 一定的英語寫作和交流能力;
6.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實際工作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
主干學科:測繪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核心知識領域:本專業(yè)的知識體系由通識教育、專業(yè)教育和綜合教育3部分構成。通識教育 包含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管理科學、外語、計算機信息技術、體育和實踐訓練等;專業(yè)教育包 含專業(yè)基礎、專業(yè)理論知識、專業(yè)實驗與實踐訓練等,涵蓋物體幾何與輻射特性、電磁波及其大氣 傳輸、衛(wèi)星軌道與遙感平臺、傳感器成像機理、影像獲取與傳輸、空間數據處理與分析和地理空間 信息等核心知識領域;綜合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專業(yè)實踐教育、社情國情教育,通過開展各種 學術交流和社會實踐活動,拓展學生國際視野,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專業(yè)素質。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45學時)、遙感物理基礎(36學時)、攝影測量基礎(72學 時)、數字圖像處理(45學時)、遙感原理與應用(54學時)、遙感圖像解譯(36學時)、地理信息系 統(tǒng)原理(45學時)、GPS原理及其應用(45學時)、航空與航天數據獲取(45學時);成像傳感器原 理(72學時)、微波遙感(36學時)、遙感應用模型(45學時);數字攝影測量(72學時)、近景攝影 測量(45學時)、激光雷達數據處理與應用(36學時);空間數據庫(54學時)、空間分析(45學 時)、網絡GIS(54學時)。
示例二:地圖學(56學時)、遙感原理及應用(40學時)、攝影測量學(40學時)、地理信息系 統(tǒng)原理(48學時)、遙感解譯與制圖(32學時)、遙感數字圖像處理(40學時)、數字攝影測量(24 學時)、全球定位系統(tǒng)原理及應用(40學時)、微波遙感(40學時)、普通地質學(32學時)、自然地 理與地質學(40學時)、地質遙感(32學時)、國土資源遙感(32學時)、遙感應用模型(48學時)。
示例三:遙感原理與方法(54學時)、微波遙感(36學時)、高光譜與高空間分辨率遙感(36 學時)、數字攝影測量(45學時)、GIS原理(45學時)、氣象學與氣候學(45學時)、大氣物理與大 氣探測(45學時)、地學數理方法(45學時)、人文地理(45學時)、自然地理(45學時)、遙感地學 分析(36學時)、大氣遙感(45學時)、雷達與衛(wèi)星氣象學(45學時)、3S氣象應用(36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測量學綜合實習、數字圖像處理課程實習、傳感器原理課程實習、遙感 影像判讀與解譯實習、遙感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定量遙感基礎實習、地理信息系統(tǒng)原理課程實 習、遙感專題圖制作和畢業(yè)設計(論文)等。
主要專業(yè)實踐能力:地物光譜及相關數據的野外采集、數據處理算法設計與實現、航空航天 測繪產品生產、遙感應用綜合實踐設計與實現、生產項目設計與管理。
修業(yè)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二、桂林理工大學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相關招生信息推薦
【招生計劃】桂林理工大學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在哪些省市招生?招多少人?點擊查詢:桂林理工大學招生計劃專欄;
【錄取分數】桂林理工大學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最低錄取分數是多少?排多少名可以上桂林理工大學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點擊查詢:桂林理工大學錄取分數專欄;
三、桂林理工大學院校概況
桂林理工大學是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管理為主的高校。學校源于1956年原國家重工業(yè)部在廣西組建的桂林地質學校,歷經五改歸屬、十易校名的發(fā)展歷程,其中,1978年更名為桂林冶金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為桂林工學院,2009年正式更名為桂林理工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華環(huán)保聯(lián)合會副主席、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可持續(xù)......【查看更多院校內容】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內容信息,本文內容整理自院校及網絡公開數據,僅供個人學習參考之用。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