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皇族分封土地,一直是很多朝代的心頭病,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火上身。皇族土地太多,容易引起藩王反叛,過去因此滅亡的朝代不在少數(shù)。但是,皇族畢竟跟皇帝關(guān)系緊密,他們有共同的利益基礎(chǔ)。
在危急關(guān)頭,皇族也是皇帝的天然擁護者。如同踩平衡板一樣,這是個艱難的問題。很多朝代會一面授予皇族土地,一面進行約束,防止他們圖謀不軌。不過,像清朝這樣,直接廢除皇族分封土地的做法,還是比較少見的。
清朝采取這種做法,當然是從維護自身利益考慮。不給皇族分封土地,其實是想避免皇族跟皇帝抗衡。這跟清朝初期兩次奪權(quán)分裂的歷史有關(guān)。
清朝起源于后金女真族。明朝時,女真族臣服明朝,每年需要按時納貢。努爾哈赤時期,女真族開始逐漸統(tǒng)一,走向跟明朝對抗的道路。
在統(tǒng)一女真族部落的早期,對努爾哈赤來說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他以十三副遺甲起兵,依靠親朋舊友幫助,才逐漸擁有軍隊和地盤。
在早期時,努爾哈赤的子侄大多年幼,身邊只有舒爾哈齊能幫上忙。舒爾哈齊比努爾哈赤小五歲,他是努爾哈赤唯一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兩人有過命的交情。當年兩人被明朝軍隊圍困時,險些亡命于戰(zhàn)場。
努爾哈赤起兵時,舒爾哈齊跟隨左右,立下戰(zhàn)功,得到“達爾漢巴圖魯”的稱號。但是,隨著舒爾哈齊的功勛不斷增加,兄弟二人的感情也逐漸變味。同艱苦易,共享福難。
公元1596年,朝鮮使臣到達后金,探訪女真族的情況時發(fā)現(xiàn),努爾哈赤跟弟弟舒爾哈齊分別都有自己的宮室,底下也各自管轄族人,有分庭抗禮的跡象。
跟努爾哈赤不同,舒爾哈齊跟明朝關(guān)系更親近,他跟明朝守邊將領(lǐng)李成梁有姻親關(guān)系,想借明朝的力量,在女真族中樹立權(quán)威,跟努爾哈赤對抗。
努爾哈赤自然不滿,他開始削弱舒爾哈齊的權(quán)力,以出兵不利為由,奪走舒爾哈齊的兵權(quán)。舒爾哈齊不愿束手待斃,想要帶著跟隨自己的族人親友,尋找新的居住地。
其實,舒爾哈齊的做法也沒有什么太大過錯。按照女真族的舊俗,家族中孩子在年幼時要跟隨自己的父輩居住,長大后就要分家,自己在外面再撐起新的家業(yè)。這個做法可以保障后代在沒有獨立謀生技能時能夠生存下去,又能不斷繁衍生息,擴大族群的地盤。
但是,在努爾哈赤看來,弟弟的做法,無異于反叛。更糟糕的地方在于,舒爾哈赤很可能成為后來者效仿的對象。如此一來,想要擴大基業(yè),繼續(xù)跟明朝抗衡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
所以,努爾哈赤對自己的親弟弟下了狠手。他不僅奪走舒爾哈齊財物和親友隨從,而且還將舒爾哈齊囚禁起來。沒有人知道舒爾哈齊如何度過最后的日子。三年后,他在幽禁中去世。
努爾哈赤時期的這場動亂,對于后來清朝影響極大,以至于皇太極建立清朝時,就已經(jīng)明確規(guī)定,無論是皇子、貝勒,都要居住在都城內(nèi),由皇帝賞賜宅院居住。即便是搬遷,也要帶著家眷,一同前往。
可是,想要執(zhí)行這項政令并不容易。皇太極推行這項政令后,便有皇族貝勒公開違抗。舒爾哈齊的長子阿敏就是之一。清朝皇族慣例,父親有罪,子孫一般不受連坐。舒爾哈齊雖然被囚,但阿敏依然得到重用,而且立下顯赫戰(zhàn)功,尤其在征討朝鮮時,更是立下大功。
當時阿敏跟岳托一起出兵,在打完勝仗后,岳托想要班師回朝,而阿敏卻跟岳托說,想要留在朝鮮,實際是掌握土地,進而自立為王。
當然,阿敏這個提議因為無人支持,最后只能放棄。后來皇太極對他重重處罰。此后,清朝還發(fā)生過一些皇族想要自立門戶的事情,不過都被平定。
所以,清朝對此一直極為忌憚,在入關(guān)掌握大片土地后,也不愿給皇族分封土地,而是讓皇族跟皇帝一起,都居住在北京城內(nèi),并沿為定制。
不過,清朝雖然沒有為皇族分封土地,但是會把重要官職開放給皇族,并借此讓皇族掌握實權(quán),從而維護愛新覺羅氏的統(tǒng)治。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guān)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