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曹丕為什么將漢獻帝送到益州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曹丕把漢獻帝送去益州,時機如果選擇得當,雖然會給劉備帶來麻煩,但并不是最好的選擇呀。因為未知因素太多,最大的可能是兩敗俱傷,更可能是劉備得利,曹丕受損。這就不如把漢獻帝養(yǎng)起來,對曹丕更有利。
漢獻帝的作用
漢獻帝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在諸侯紛爭之時,曹操所做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二是中華正朔的傳承。
在赤壁之戰(zhàn)、漢中之戰(zhàn)后,漢末的諸侯,就剩下了曹、孫、劉和北方的公孫氏四股力量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已經(jīng)不存在實際意義了,剩下的就是誰強誰得天下了。所以,這時候最主要是正統(tǒng)之爭了,漢獻帝的作用就是“禪讓”,用以收服民心了。
曹丕篡漢稱帝
東漢末年的諸侯已經(jīng)不多了,順理成章的曹丕可以篡漢了。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在曹操去世后,曹丕繼魏王位,并于當年年底,逼迫漢獻帝學“堯舜禪讓”的故事,篡漢建魏,改元黃龍元年。
第二年,即黃龍二年,公元221年,劉備“或傳聞漢帝見害,先主乃發(fā)喪制服”,給漢獻帝辦理了喪事,并追謚“孝愍皇帝”,并于當年稱帝。
在漢獻帝去世后,歷史上并未采用“孝愍皇帝”的謚號,而是采用魏國追謚的“孝獻皇帝”的謚號?!度龂?/a>》中,魏國皇帝均為本紀,而蜀漢和東吳皇帝均為傳記。這已經(jīng)說明“正朔”了,后世是認魏國為正統(tǒng)的。
送漢獻帝去益州的時機
在曹丕逼漢獻帝禪位之后,劉備稱帝前,肯定是不適合將漢獻帝送去益州的。
如果此時曹丕將漢獻帝送去了益州,劉備很容易處理這件事。劉備可以名正言順的匡扶漢室了,繼續(xù)遵漢獻帝為皇帝,而自己以漢中王的身份輔國,宣布曹丕乃是悖逆之臣,禪讓無效。
劉備因為漢室宗親的原因,相比曹丕,有更多選擇。劉備既可以讓獻帝提前病逝,自己順理成章的繼承皇位;也可以讓獻帝無子,迫使獻帝立劉禪為太子,順理成章的讓劉禪繼皇位。
這種情況下,曹丕就會喪失正統(tǒng)地位了,對曹丕嚴重不利。
因此,如果真要送漢獻帝去益州,只能在劉備稱帝后,造成益州有二帝的情況出現(xiàn),劉備就的確有麻煩了。
劉備稱帝后曹丕送漢獻帝到益州
這時候,劉備真的有麻煩了,怎么辦?益州總不能同時有兩位漢室皇帝吧。但是,不管劉備怎么對待漢獻帝,對曹丕的正統(tǒng)地位和聲望都是不利的,而主動權(quán)卻到了劉備手里。
劉備迎獻帝入川,但是不讓帝位,還是把獻帝作為山陽公養(yǎng)著。這是下下策,不恢復(fù)獻帝的地位,等于認可了獻帝的禪讓,曹丕的正統(tǒng),還要幫曹丕奉養(yǎng)獻帝,更顯得劉備有不臣之心。這種情況下,曹丕的目的達到了,即損了劉備的名聲,還讓自己更加的名正言順。但是,劉備有這么蠢么?劉備當然不會這么蠢。
劉備還可以選擇途中刺殺了漢獻帝。這也是下策,但是,這時候就是劉備、曹丕互相指責對方,互相潑對方一身臟水,兩敗俱傷的結(jié)果。這種結(jié)果其實對劉備更有利,至少讓天下百姓開始懷疑曹丕得位的正統(tǒng)了,劉備的帝位卻顯得更正統(tǒng)了。
劉備同樣可以迎獻帝入川,同樣不讓帝位,但是劉備是漢室宗親呀,尊獻帝為太上皇是有禮法可循的。這是中策,雖然顯得劉備無恥了點,但是卻讓劉備更名正言順的得到了漢室正統(tǒng)。這時候,劉備還可以宣布曹丕是簒逆了。這曹丕不是傻么,白白丟了正統(tǒng),還得了一個惡名。
劉備最好的選擇,就是大張旗鼓的迎獻帝入川,向天下宣布獻帝還在世。獻帝到達成都后,劉備很大方的宣布退位,自己重回漢中王的位置,并且扶持獻帝重回帝位。劉備此時的聲望會像火箭一樣,沖破云霄,名震天下呀。這不就等于昭告了天下,曹丕的皇帝位是簒逆得來的,名不正言不順。
劉備就可以號召天下百姓,揭竿而起,進攻曹魏,恢復(fù)漢室了。你說這曹丕會是什么結(jié)果,即使魏國不亡,也會被打的很慘吧。
至于劉備的帝位么,獻帝在自己手中,自己又是漢室宗親,只需要讓獻帝無后就可以了。如果劉備猴急,那就提早讓獻帝駕崩,順理成章的繼承帝位。如果不急,那就在死前,將自己的一個兒子過繼給獻帝,并且立為太子,定好托孤大臣就可以了。
此時,劉備具有了超強的號召力,統(tǒng)一天下,還真有可能了。
曹丕雖然簒逆卻是一代明君
曹丕把獻帝送給劉備,這不是腦袋進水了么。
曹丕作為能夠在魏王太子之爭中脫穎而出的那位,才華也是很出眾的,特別是對于權(quán)謀之事。曹丕必然不會做這么蠢的事情,將漢獻帝送給劉備。曹丕好好的奉養(yǎng)著漢獻帝,既可以得到正統(tǒng)之位,還可以留下一個好名聲,這才是最完美的結(jié)局。
這也證明了歷史上的曹丕能登上皇位,是能力使然。曹丕是很明智的,自然不會出昏招,將獻帝送去益州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