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朝飛
唐 / 李白
麥隴青青三月時,
白雉朝飛挾兩雌。
錦衣繡翼何離褷,
犢牧采薪感之悲。
春天和,白日暖。
啄食飲泉勇氣滿,
爭雄斗死繡頸斷。
雉子班奏急管弦,
傾心酒美盡玉碗。
枯楊枯楊爾生稊,
我獨七十而孤棲。
彈弦寫恨意不盡,
瞑目歸黃泥。
注釋
白雉:白色羽毛的野雞。古時以之為瑞鳥。
離褷:鳥的羽毛初生的樣子。
犢牧采薪:喻指老而無妻的人。《詩經(jīng)》中曾以“雉之朝飛”作為愛情生活的象征。后琴曲繼承了這一主題,并流傳著一個故事:牧犢子終年放牧打柴,直至暮年仍是孤身一人,他見雉鳥都是成雙成對地愉快飛翔,非常羨慕,愈加感到自己的孤獨凄涼,傷心地唱道:“雉朝飛兮鳴相和,雌雄群兮于山阿。我獨傷兮未有室,時將暮兮可奈何?”據(jù)《樂府古題要解》記載,魏武帝時有個盧姓宮女,擅長此曲,可見它是源遠(yuǎn)流長的古曲。
譯文
陽春三月,萬物生機勃勃,壟上青青的麥苗散發(fā)著春天的氣息,一只白色的雄野雞帶著兩只雌雞從田間飛起。雌鳥的新羽毛剛剛長出,色彩鮮亮。我這個老而無妻的人看到這情景心中感到一片凄涼。
春風(fēng)和煦,太陽暖洋洋的。
鳥兒們在河邊啄食,成熟的雄鳥們?yōu)榍蟮门渑荚诨ハ酄幎?,脖子上的羽毛散落一地,還不肯罷休。
雌鳥也急切地鳴叫著,準(zhǔn)備好好地犒勞自己未來的丈夫。
就連枯死的楊樹在春天都能生出嫩芽,為什么單獨我一個人到了七十還一個人生活沒有伴偶。
這種滋味是管弦音樂、詩詞歌賦無法表達(dá)、無法排遣的,痛徹心扉,恐怕只有我死后化為灰燼,靈魂才能得以安息。
賞析
《詩經(jīng)》中曾以“雉之朝飛”作為愛情生活的象征。后琴曲繼承了這一主題,并流傳著一個故事:牧犢子終年放牧打柴,直至暮年仍是孤身一人,他見雉鳥都是成雙成對地愉快飛翔,非常羨慕,愈加感到自己的孤獨凄涼,傷心地唱道:“雉朝飛兮鳴相和,雌雄群兮于山阿。我獨傷兮未有室,時將暮兮可奈何?”據(jù)《樂府古題要解》記載,魏武帝時有個盧姓宮女,擅長此曲,可見它是源遠(yuǎn)流長的古曲。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