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姜維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曾任魏國天水太守,后來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被同僚猜忌而被迫投降蜀漢。從他投降蜀漢的那一天起,姜維的人生才算是真正的到達了起飛點。之前為將在魏國的時候,雖然是做了天水太守,但實際上并沒有發(fā)揮出姜維本身應有的才能。
在魏國的仕途生涯里,他頂多做到了太守,然而在投降蜀漢后,他迅速被諸葛亮重用,得到了諸葛亮的親身傳授。得到諸葛亮親傳的姜維,也開始發(fā)揮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諸葛亮在世期間,他多次隨同諸葛亮北伐曹魏,建立了不朽功勛。諸葛亮去世后,他又官至蜀漢大將軍,繼承丞相之遺志,討篡漢之逆賊。
即使最后蜀漢滅國后,他也在試圖曲線救國,假意投降鐘會,與他一起密謀自立。實際上卻計劃著在自立之后殺掉終會并迎劉禪為皇,光復蜀漢。姜維是一個文武雙全的武將,分析歷史上的他,一般都要從他的軍事能力和文學能力來分析,但是在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分析一下姜維的武力值。那么姜維的武力值在什么水平呢?
實際上關于姜維本身的武力,并非是一個寥寥數(shù)語就能闡述明白的問題。有人可能要說了,這有什么難的,在三國二十四名將的那首打油詩里,不是已經(jīng)完完全全、明明白白地寫到了姜維的排名嗎。
詩為: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夏侯惇,夏侯淵),二張(張遼,張郃)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文鴦與姜維。雖然在詩中姜維排名最后,位列三國第二十四名。但是,要是看看姜維的對戰(zhàn)記錄,你就明白為什么說姜維的武力值不好評判了。
一、力敵趙云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尚未收服姜維的時候,姜維曾和趙云交手過。請看原文:子龍躍馬挺槍,直取姜維。戰(zhàn)不數(shù)合,維精神倍長。子龍大驚,暗思:“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
注意到重點了嗎,趙云的武力是屬于那種遠遜自己就立即秒殺那種,怎么輪到姜維發(fā)現(xiàn)這小子越打越強呢?就是當時趙云的感官是這樣的:看到對面上來一個少年郎,挺槍躍馬跟自己交手,剛開始沒覺得咋地,過了一會發(fā)現(xiàn)他不僅不累還越打越精神。兩人沒打一會,張翼和高翔就出來接應趙云了,姜維也退了回去。兩人各回各家后,趙云還夸姜維來著:“此人極好槍法,與他人大不同也?!?/p>
這是不是感覺姜維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二、不敵王平、張翼
雖然姜維和趙云的戰(zhàn)斗讓姜維看起來戰(zhàn)斗力不俗,但是他在和王平和張翼的交手中,又沒有顯示出武藝高強的樣子。
二將交鋒,戰(zhàn)不數(shù)合,王平引一軍又到,兩下夾攻。維力窮抵敵不住
姜維先是跟張翼打,還沒分出勝負,王平來了,王平一來姜維就不行了。那么這二人是什么水平呢?
張翼之后跟徐質的戰(zhàn)斗中遠遠不如徐質,之后在跟徐質的對陣很快就失敗了。王平略強一些,他在張郃手里撐過十多個回合。但是這都不是什么名將啊。徐質能速敗張翼,姜維卻不能。而且兩個人一來就力窮,感覺姜維武力值又低了的樣子。
三、鐵籠山敗郭淮
要說姜維不行吧,他在個人武力中還是很有膽識和謀略的。
前因不多贅述,就說姜維和郭淮的交手吧。當時是在狹小的山路上,有弓無箭的姜維被弓箭齊全的郭淮奮力追趕,然后郭淮被姜維射死了。聽這結果是不是很詭異?
當時是這樣的:姜維雖然沒有箭,但是郭淮不知道他沒有箭。于是姜維就拉空弦,連拉十多次,郭淮還特別配合的連躲十多次,不過躲著躲著,他就發(fā)現(xiàn)不太對了,因為根本沒有箭射過來。郭淮看清了姜維的情況,變挽弓搭箭,瞄準了姜維。咻!一箭射出,然后我們的伯約同志完美展示了什么叫藝高人膽大,這支箭被姜維抓住了,緊接著等郭淮接近,姜維一箭結果了郭淮。
從這來看,姜維能用處這手段,似乎也不是那種沒什么水平的武將。所以這也是說姜維武力值不好評判的原因,姜維有時候厲害有時候菜雞。依我之見,姜維的水平差不多與張郃在同一水平線,也就是能排在武將二檔,三國前十名左右,但非常受當天狀態(tài)影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