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孔融會讓梨,長大后的孔融有什么思想抱負?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這是北海太守孔融的畢生理想,他也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孔融
提到孔融,最先想到的應(yīng)該是孔融讓梨的典故吧,畢竟這是廣為流傳的故事了??兹诹粝碌牟粌H僅是這個讓梨的故事,還有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廢話不多說,切入正題吧。
少時齊名者——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
平原陶丘洪為當時的后進之輩,冠蓋人物。曾被“八廚”之一的冀州刺史王芬邀請,參與謀廢靈帝。因為華歆的勸阻而拒絕,后來事敗,芬死。
還推薦了劉繇劉岱兩兄弟,其后劉繇官至揚州刺史,病死于孫策縱橫江淮之時。劉岱官至兗州刺史,死于黃巾之亂,才有了后來的曹操入主兗州。
陳留邊讓是當時的名士,年輕時曾與汝南名士謝甄一起去拜訪當時的名士郭泰郭林宗,這位郭泰就是死后有萬人送葬的那位牛人。二人都得到了郭泰的賞識。
邊讓
大將軍何進將其召入幕府,設(shè)禮招待時他高談闊論,占射辭對,無一不通。令當時也在幕府中工作的孔融,王朗(演義中被諸葛亮罵死的那位,正史中也是一名大儒人物)欽佩不已,還向他遞名片,少不了有結(jié)交之意。還得到了當時的大儒蔡邕的賞識與推薦。
他的弟子楊俊,是魏國的大臣,因與曹植交好而被即位后的魏文帝曹丕下獄處死,深為當時人嘆息。
說巧不巧,他也是死于曹阿瞞之手。且在他死后,陳宮等人因為憤恨曹操濫殺名士,才有了迎呂布于兗州的事件。不可置否,影響挺大。
接納張儉
近代革命志士譚嗣同有詩曰“投門望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本吞岬竭^這個人。事情是這樣的,張儉被州郡捉拿,因為與孔融的兄長孔褒相善,因此來投奔。碰巧孔褒不在,只有十六歲的孔融接見了他,并且將他藏于府中。
張儉是當時名士組合“八及”“八俊”之一,在演義中荊州牧劉表也是其中之一。
年輕時因為逃避黨錮之禍而奔走四方,無論走到哪里,都有人接納他,即使明知家破人亡也要幫他逃脫,足見其名氣之大。
曹操掌權(quán)后,征召他入朝為官。他不得已才接受任命,不久看到曹操有篡漢的野心后,就閉門不出,不問世事,一年后去世,終年八十四歲。真可謂是“歷盡危機歇盡狂,殘年惟有付耕桑?!?陸游)
激怒董卓,移官北海,義結(jié)太史慈。
董卓掌權(quán)后,常常想廢掉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xié)。時有盧植義正言辭的反對,孔融也經(jīng)常與董卓爭辯,常有匡政輔國之言。卓暗恨之而使其移官當時黃巾軍最為猖獗的北??ぎ敱焙膰?。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太史慈弓馬嫻熟,猿臂善射。當時黃巾軍管亥圍攻北海,太史慈單騎出城,求救平原國相劉備。后來與劉備軍共解北海之圍,然后辭去,投奔同郡揚州刺史劉繇(陶丘洪舉薦)。
之后就是神亭之戰(zhàn)與小霸王孫策勢均力敵,不分上下。劉繇病死后,打了一段時間的游擊戰(zhàn)后就被孫策俘虜并招降。從便隨孫策一起征戰(zhàn)四方。
太史慈
有一次有一個敵軍在城樓上辱罵孫策軍,太史慈看到他的手扶在旁邊的柱子上,隨即彎弓搭箭而射之。箭矢貫穿手臂,反釘在柱子上。在場的眾人無不稱善。
曹操聞其事跡,也是有些心動。給他寫了一封信。信中啥也沒寫,就放了少許的中藥當歸。寓意是太史慈應(yīng)當想其投誠。
臨亡之感嘆——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矢志全忠孝,東萊太史慈。
姓名昭遠塞,弓馬震雄師。
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戰(zhàn)時。
臨終言壯志,千古共嗟咨。——羅貫中
忘年交——狂士禰衡
禰衡
對于禰衡就不過多介紹了,我相信他在三國紛爭,豪杰輩出的時代,也能靠他的罵功獨占一席。
讓我細數(shù)一下他罵過的與夸過的人吧。首先,他罵過最出名人莫過于曹操了。試問罵過曹操的能有幾人?還是當面罵,還不止一次的當面罵。在他罵曹操之前,就已經(jīng)罵過陳群,司馬朗,荀彧,趙融等人了。前兩位被他說是殺豬賣肉之徒,荀彧也因為長得帥被他說可以把臉借去吊喪,趙融則因為大肚子被他嘲諷為廚房管理員。接下來就是被曹操“流放”荊州了。到了荊州先顯示自己才智無雙,連荊州牧劉表都感到又害怕有敬佩。接下來有開始嘲諷劉表的種種行為了。這下好了,劉表把他送上了黃泉路口,看著他走完了人生中的最后一站——江夏。起初,也因為才識過人得到黃祖和黃射的賞識。久而久之,老毛病又犯了。又開始擠兌黃祖,還罵他是死老頭。黃祖當然忍不下,當即命令將他斬首。因為黃祖的主簿和禰衡有仇恨,所以立即執(zhí)行了斬首任務(wù)。等到黃射光著腳來救時,已經(jīng)晚了。
接下來說說禰衡夸過的人吧,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句臺詞。“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余子碌碌不足數(shù)也?!敝傅木褪强兹谂c楊修,巧的是他們?nèi)齻€人的死都和曹操有直接或間接的關(guān)系。真是無巧不成書啊。還有一個被禰衡夸過,這人叫趙戩。是禰衡在荊州時遇見的,評價還是非常的高。說這個趙戩是“劍則干將、莫邪,木則椅桐、梓漆,人則顏冉、仲躬(陳寔)”這類人。
黃祖才非長者儔,禰衡珠碎此江頭。
今來鸚鵡洲邊過,惟有無情碧水流。(胡曾)
微不足道的敵人往往很致命——郗慮
郗慮這個人不怎么出名,卻有著一個聞名于世的大儒師傅——鄭玄。鄭玄與盧植都從大儒馬融學(xué)古文經(jīng)學(xué)。
郗慮當時官為御史大夫,其職責(zé)正是風(fēng)聞言事與檢舉彈劾。加之孔融對曹丞相的行政方式越來越不滿,時常會有譏諷的言論。這些言論曹操早已看在眼里,只是因為孔融是海內(nèi)名士,名重于當世,不好下手而已。郗慮和孔融有矛盾,正好利用這些言論來彈劾孔融,也算是揣測曹操的心思,正好符合曹操的意愿。
一奏成名——路粹
路粹,少時曾從學(xué)于蔡邕,也是大儒的弟子。因為郗慮的彈劾,曹操就迫不及待的讓他寫了一封奏書彈劾孔融,孔融也因此而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事后,其他人看到了他彈劾孔融的奏書內(nèi)容,無不嘉其才而畏其筆也??梢娝媸且蛔喑擅?。后來有人評價這件事稱“觀孔光之奏董賢,則實其奸回;路粹之奏孔融,則誣其釁惡。名儒之與險士,固殊心焉?!?/p>
哭喪者不是知己便是義士——脂習(xí)
這個人也并不出名,因為冒著生命危險幫孔融父子收尸安葬,才在史書上留下了一抹光輝的痕跡。在那個時代,死后沒人敢去收尸的,一般都是當政者所厭惡的對象。凡事總有例外,田疇就哭過袁尚,王修就哭過袁譚。這些都是秉義之士。脂習(xí)在這件事上,大概也可與他們相提并論了。
孔融居北海,豪氣貫長虹。
坐上客長滿,樽中酒不空。
文章驚世俗,談笑侮王公。
史筆褒忠直,存官紀太中。(羅貫中)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