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做官!唐朝的劉晏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三字經(jīng)》在列舉了兩位才女的故事后最后又講了唐朝劉晏的故事,劉晏也是歷史上一個著名人物,他少年聰慧七歲就做了一個官,官職為太子正字,那太子正字是個什么樣的官職,劉晏又有什么特殊才能呢?
唐代的劉晏,才七歲時,被選為神童,八歲就做了太子府的文字典籍方面的校對官。劉晏與楊炎脫穎而出成為唐王朝銳意革新、善理財政、改革稅負的杰出代表。安史之亂后,唐朝的經(jīng)濟瀕于崩潰,劉晏臨危受命,主持中央的財政經(jīng)濟工作,在漕運、鹽政和財政方面實行改革。劉晏的理財方針、措施和辦法適應了當時社會經(jīng)濟殘破的局面,使唐王朝的經(jīng)濟得到了復蘇,人民也得以休養(yǎng)生息。
唐朝政府的財政狀況,自安史之亂爆發(fā)以來,就處于極度窘迫之中。在這一形勢下,劉晏受命于危難之時,勇挑重擔,肩負起理財?shù)拇笕?,他夙興夜寐,辛勤工作,為大唐帝國經(jīng)濟的恢復與振興。值得我們學習。史學家將劉晏與管仲、商鞅、桑弘 羊。王安石、張居正合稱為中國古代六大經(jīng)濟改革家歷史上對他的 評價是“唐中僨而振,晏有勞焉”。
那時的官場官員多縱情聲色,奸臣亂政,吏治腐敗,貪污賄賂、營私舞弊,而劉晏擔任地方官時卻保持名節(jié),嚴格要求屬下不準貪贓枉法,積極為地方辦好事,深受民眾愛戴,離任時民眾為其“刻石以傳”。劉晏治家以簡約著稱,為官幾十年,從不以權謀私,即使執(zhí)掌中央財政大權后,也吃得比較簡單,依然住簡陋房屋,根本看不出是宰相住的官府,與常人住的沒有差別。歷史上流傳的一段佳話就是他的寫照:一日,劉晏五更上朝,天氣寒冷,見路邊燒餅攤熱氣騰騰,遂叫隨從買來熱燒餅,袍袖包著托著,當作早餐津津有味吃起來。同行官員笑他時,他卻大呼“妙哉”。
當時的達官貴人中,都是婢仆成群,但劉晏的家務事卻由妻子自己一手操辦,家中沒有婢女。他曾說:房屋只求安全方便,不必講究華麗,飲食但求飽食,不必講究菜肴豐盛,坐騎只求穩(wěn)健,不必講究毛色的漂亮。節(jié)儉的薪俸收入?yún)s用來周濟貧窮的親友和讀書人。國之將相劉晏,作為一國忠臣,竭心竭力為人民服務。這對于我們來說,需要學習,需要傳承,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只有服務好人民百姓,才能名副其實。
我們要學習劉晏的精神,將其為民服務的精神融入在我們的骨子中,做一個新時代的大學生,做一個不辱使命的大學生,做一個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大學生,做一個嚴格遵守黨的領導的大學生。透過歷史,來看今日。唐太宗曾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要學習劉晏的精神,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