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訥于言而敏于行 二君子恥其言而
題目
一、訥于言而敏于行
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三、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四、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五、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六、百代皆行秦政事
七、三綱五常指什么?
答案:
一、訥于言而敏于行
譯文:說話小心謹慎,較為木訥,工作、行為卻勤勞敏捷.
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譯文:君子以夸夸其談為恥,而行動中總是力求做得更好
三、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譯文:隨心行事,卻不逾越規(guī)矩
四、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譯文:凡事預(yù)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早早未雨綢繆就會失敗.
五、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譯文:“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六、百代皆行秦政事
這句不用翻譯.
秦始皇為了鞏固天下一統(tǒng)的局面,實行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一文字、度量衡、錢幣等一連串“車同軌,書同文”的改革措施,這些措施成為后代諸多封建王朝仿效的制度.
七、三綱五常
1、“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2、“五?!薄?、義、禮、智、信
“三綱五?!笔怯靡哉{(diào)整、規(guī)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guān)系的行為準則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