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呂行動”連劉邦的嫡孫都難逃一死,他是怎么活下來的?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呂后剛剛身故,以周勃、陳平、灌嬰等人為首的功勛老臣就在齊王劉襄起兵的壓力下誘捕并誅殺了諸呂,這場對呂后一族的屠殺中,幾乎所有跟呂后沾親帶故之人都被殺害,就連劉邦鐵哥們樊噲的嫡子樊伉都被殺了。
樊伉之所以被殺,原因很簡單,因為樊伉有個姨媽叫呂雉,呂雉就是咱們常說的呂后。
這場大屠殺中,不只樊噲嫡子樊伉被殺害,就連劉邦的四個嫡孫,也在一夜之間被屠殺殆盡,無他,只因這四個孩子的身上流有呂后的血。
但奇怪的是,這場大屠殺中,身上同樣流有呂后血的張嫣、張偃兩姐弟卻幸免于難富貴終老,這是為什么呢?外孫女、外孫就不跟呂后沾親帶故了嗎?
細究起來,張嫣、張偃兩姐弟之所以能夠幸免于難,和他們的父族有很大的關系,樊伉沒能在誅諸呂的行動中活下來,也跟他的父族有一定關系。
張嫣、張偃兩姐弟的父親是張敖,張敖的父親是張耳,張耳是劉邦的故舊,是劉邦發(fā)跡前追隨的對象,是劉邦一生中都很尊重厚待的人。
張耳、張敖父子治下的趙國是劉邦第七子淮南王劉長母親趙姬的故鄉(xiāng),趙姬本是張敖的美人,在劉邦路過趙國的時候,被張敖獻給了劉邦。或許因為這層關系,在誅諸呂中立功的劉長曾力保張嫣、張偃兩姐弟,而諸位功勛老臣也看在張耳和劉邦深厚的感情上,放了張嫣、張嫣兩姐弟一馬。
樊伉則不同。
首先,樊伉的父親樊噲曾在劉邦駕崩前被劉邦下令處死,后因劉邦死得太匆忙,呂后當權,樊噲才借著大姨姐呂雉的權威逃過一死。
劉邦之所以下令處死樊噲,按照記載,是因為劉邦接到密報,密報稱樊噲已和呂后商量妥當,只待劉邦晏駕,樊噲就發(fā)兵攻趙,擊殺趙王劉如意,劉如意是劉邦的第三子,也是劉邦最寵愛的兒子。
你樊噲要殺劉邦愛子,劉邦自然要取你樊噲人頭。
雖然后來樊噲活了下來,樊噲也未如密報中奏稱的那樣發(fā)兵攻趙,但當時負責奪樊噲兵權的周勃和奉命斬殺樊噲的陳平都是誅諸呂的領袖人物,周勃和陳平很可能看過密報原件及證據(jù),二人也跟劉邦一樣,認為密報所奏屬實,所以才會在誅諸呂行動中斬殺樊噲嫡子樊伉。
其次,樊伉的母親呂嬃是呂家的二號人物,以女子身份被封侯,其見識遠超呂家當時活著的諸男子,而呂嬃也在誅諸呂行動中首先被殺,呂嬃死得很慘,是被亂棍打死的。
周勃、陳平等人既已對呂嬃下手,就不會留下呂嬃之子,所謂產斬草要除根嘛,在激烈的楚漢之爭和殘酷政治斗爭中活下來的周、陳等人不會不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
再次,呂后的直系血親也只有四個孫子被殺,呂后的四個孫子之所以被殺,并非因為他們是呂后的孫子,而是因為他們是漢孝惠帝劉盈的兒子,若不把他們四個殺死,新皇帝劉恒的合法性就會被質疑。
最后,誅諸呂行動其實針對的是諸呂而非呂后,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當政時曾受到重用,若他們把矛頭指向呂后,他們也將成為被清算的對象,他們是一群聰明人,根本就不會自掘墳墓。
也正因為周勃、陳平等人同樣聰明,所以他們才會找來跟呂后關系較為密切并且未在誅諸呂行動中發(fā)兵的劉恒做皇帝,也只有劉恒來做皇帝,才不會對他們進行清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