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
題目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
(一)
今之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詳,故人難于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內(nèi)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雖能是,其人不足稱也。彼雖善是,其用不足稱也?!迸e其一,不計其十;究其舊,不圖其新??挚秩晃制淙酥新勔病J遣灰嘭熡谌苏咭言敽??夫是之謂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見其尊己也。——韓愈《原毀》
(二)
后之為人君者不然。以為天下利害之權(quán)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亦無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公;始而慚焉,久而安焉,視天下為莫大之產(chǎn)業(yè),傳之子孫,受享無窮。
此無他,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jīng)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chǎn)業(yè),曾不慘然。曰:“我固為子孫創(chuàng)業(yè)也。”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chǎn)業(yè)之花息也?!比粍t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嗚呼!豈設(shè)君之道固如是乎?
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比之如父,擬之如天,誠不為過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仇,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規(guī)規(guī)焉以君臣之義無所逃于天地之間,至桀、紂之暴,猶謂湯、武不當誅之,而妄傳伯夷、叔齊無稽之事,視兆人萬姓崩潰之血肉,曾不異夫腐鼠。豈天地之大,于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S宗羲《原君》
1.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彼雖能是,其人不足稱也——稱:稱道
B.夫是之謂不以眾人待其身——眾人:普通人
C.離散天下之子女——離散:使……離散
D.獨私其一人一姓乎——私:自私
2.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積土成山,風雨興焉——而小儒規(guī)規(guī)焉
B.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也——以博我一人之產(chǎn)業(yè),曾不慘然
C.是不亦責于人者已詳乎——以為天下利害之權(quán)皆出于我
D.夫是之謂不以眾人待其身——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
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理解: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嗎
B.究其舊,不圖其新
理解:追究他過去(的錯誤),不考慮他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
C.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理解:(既然)這樣,那么,成為天下大害的,不過是君主罷了
D.豈設(shè)君之道固如是乎
理解:難道設(shè)置君主的方法,一定要這樣嗎
4.下列語句編為四組,全部形成對比關(guān)系的一組是()
①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
②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奔何从心?,曰:“我能是,是亦足矣?!?/p>
③夫是之謂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
④始而慚焉,久而安焉
⑤是以其未得之也……其既得之也……
⑥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⑤⑥
5.下面對兩個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現(xiàn)在的“君子”對自己要求少,還易于自我滿足;韓愈認為他們其實是擔心別人名氣比自己大。
B.韓愈認為現(xiàn)在的“君子”,寬以待己,嚴于律人,這實際上是不尊重自己。
C.黃宗羲認為后世的君主把天下當做家產(chǎn),開始還感到羞愧,后來竟心安理得了,以致成為天下大害。
D.對武王伐紂的行為,小儒否定,孟子肯定;黃宗羲認為武王的行為與孟子的言論都是正確的。
答案
1.D
2.B
3.D
4.C
5.A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